1 / 3
文档名称:

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活化及聚集性研究进展.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活化及聚集性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pppccc8 2017/9/15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活化及聚集性研究进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活化及聚集性研究进展
祝国光罗瑞芝郭治昕
【摘要】综述了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活化及聚集性药理及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药理学角度探讨了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活化及聚集功能的可能机制,通过分析初步得出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是多部位、多层面和多靶点地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及聚集功能。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血小板活化
近年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已经趋向明晰,主要是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部分阻塞或完全闭塞,伴有或不伴有远端微循环障碍。学者们对血小板尤为关注。复方丹参滴丸从动物研究到临床观察的近十年时间里,已证实其对血小板活化有确切抑制作用,并发现其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也呈现多部位,多环节,多靶点,多层面的效应(图1)。复方丹参滴丸除对冠心病具有治疗作用外,还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减少冠心病患者突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图1 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活化及聚集性作用呈现多种有效成分、多部位、多途径、多种靶细胞、多层面的效应(略)

1 复方丹参滴丸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理学研究

李洁等[1]采用72只雄性SD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复方丹参滴丸50 mg/kg、150 mg/kg和450 mg/kg不同剂量组的药效以藻酸双脂钠25 mg/kg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3 d后,测定试验动物的血栓指数、高切变率及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高脂血症模型组大鼠血小板黏附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模型组大鼠血栓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复方丹参滴丸150 mg/kg和450 mg/kg组与藻酸双脂钠25 mg/kg组均可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黏附率和血栓指数,说明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小板黏附率和体外血栓指数,提示复方丹参滴丸能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马复先等取16只正常P140)的值,试验结果表明,减压应激可导致大鼠血小板中GMP140水平增加,其中以AS模型大鼠升高最显著,显示AS模型大鼠血小板活化程度高于正常大鼠,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有减弱其升高的作用。
2 复方丹参滴丸抑制血小板聚集性的临床研究
21 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聚集性的临床研究大量文献报道[224]服用复方丹参滴丸4~8周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01)。复方丹参滴丸除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外,对血栓长度、血栓湿重、血栓干重、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高切值等均有作用。

胡希英等报道冠心病患者63例,治疗组用复方丹参滴丸(250 mg, 3次/d×2周),对照组口服消心痛(10 mg, 3次/d)。观察β2血小板微球蛋白和血栓素B2水平,发现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液中β2血小板微球蛋白和血栓素B2水平。

王玉鹏[19]观察87例冠心病患者(未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服用复方丹参滴丸2个月,并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以加诱导剂后1 min,5 min及最大波幅时的血小板聚集率为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