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专业技术培训方法及效果.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专业技术培训方法及效果.docx

上传人:Alphago 2023/1/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专业技术培训方法及效果.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专业技术培训方法及效果 】是由【Alphag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专业技术培训方法及效果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护理人员PICC专业技术培训方法及效果
高建学
广西医科高校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PICC专业技术培训,旨求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7月28家医院的在职的72名护理人员为培训对象,借鉴美国PICC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对这72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用问卷调查和试卷考核分析培训效果。结果经过培训,理论考试85分及格全部通过,操作考试90分及格通过有40名。%,%。结论选择符合国情且符合三级医院条件的PICC培训方法,借鉴发达国家的培训阅历,可以收获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教育期刊网http://.;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4(a)-0163-02
国家三级甲等是除国家特殊医院以外的最高等级医院,接受治疗的人群一般较多,故需要进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简称PICC)的人口基数较大,特殊是国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由于收治病人多是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上大部分患者需要化疗,化疗药物刺激性大简洁损伤血管给患者增加苦痛,所以使用经外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足度,PICC是由外用静脉穿刺插入其导管末端定位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已被广泛运用,得到宽敞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认可,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治疗护理水平,规范PICC的使用,增加PICC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预防处理力气,培育更多的PICC专业技术人才,为探讨护理人员PICC专业技术培训,旨求提高护理质量,该院2013年6月17日—7月5日举办了PICC培训班取得了满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2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年7月来自区内外27家医院的40名护士及该院32名护理骨干参与了本次学****培训,受培训护理人员都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为(±)岁,在临床及门诊工作5年以上,静脉输液实践超过2000例次。培训由该院成立的培训中心承办,并借鉴美国输液护士协会INS的部分培训方式,外聘PICC临床护理专家授课培训。在未经培训之前,部分护理人员操作时有导管异位的状况存在,部分学员穿刺一次成功率低,在置管后穿刺点简洁渗血,也有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够的状况存在。为了便于统计处理,在培训前让全部学员的进行PICC实际操作,并填写了调查试卷,对全部护理人员的PICC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评估。

①把握PICC置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穿刺的技巧;②把握PICC导管的标准化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③PICC感染把握、健康教育。PICC操作程序。
3
、实践课两门,为期三周、其中理论课为期一周、实践课两周,人员的支配,理论课教员由该院有PICC操作资质准入证书具有丰富临床阅历高年资副主任护师担当,实践课的教员是由具有10年以上临床工作阅历,娴熟把握PICC穿刺技术及相关学问,有较高的PICC相关的理论学问,有丰富的教学阅历及临床阅历,完成PICC置管80例以上,具有指导和培训PICC护士操作的力气担当实践课的指导老师。
,运用理念及血管通道优选方案、血管的解剖生理学问、PICC置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穿刺的技巧、PICC导管的标准化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PICC感染把握、健康教育、PICC操作程序等,通过系统学****PICC相关理论后,再进行考核。

、学****血管的解剖生理基础学问,要求学员们把握①静脉的组织结构、结构分级、静脉分层、静脉结构特点、静脉的特征;②上肢浅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的长度、管径、血流量、特点;③血管的损伤因素。
(模型)分为8组,每一组9人,首先观看录像,再观看指导老师在人体模型演示,然后每个学员在模型做PICC置管,过程有不规范和遗漏的地方指导老师赐予准时订正,每个学员必需在人体模型练****10次以上,能娴熟把握PICC置管的整个过程。
5
,每个学员做5例。穿刺前的预备:核观医嘱、确认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及必要性,评估血管状况和病人的综合状况,说明方法及置管后可能消逝的并发症签署置管同意书告知协作的方法、让病人练****一遍、备好X线检查单、若病人不同意拒签行静脉置管术知情同意书、不予强求置管。同意置管的患者首先要消退顾虑、身体放松。学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测量定位、病人平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90度测量从预穿点沿静脉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臂围测量肘窝以上10cm处测臂围,并记录所测量数字后,建立无菌区、打开PICC包、戴无菌套、将无菌治疗垫垫在病人手臂下置管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严格按PICC操作程序进行,置管完毕后带病人去做X线检查,假如没有异位管道就可以使用。学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穿刺后2h内削减穿刺手臂的屈肘活动,避开穿刺手臂用力过度,可握拳头至少3天、每次100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可削减活动,停止出血后可正常活动、留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告之病人不要擅自撕下敷贴、敷贴脱落、污染、卷边危及到导管时要准时到医院请护士更换、病人可从事日常生活工作、家务劳动、体育熬炼,但避开使用一侧提过重物体、避开游泳、盆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肘弯处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牢,如有进水准时到医院出来。以上这些健康宣教都是学员要把握的。
(手、前臂、锁骨上部、颈、耳)、苦痛,假如略微可用喜疗妥十热敷处理后好转,如加重应B超检查是否是血栓性静脉炎,如经溶栓抗炎处理无效后,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拔管。
6
、对导管不用时要定时冲管、输注浓度大、粘稠度较强的药物、输强酸、强碱性药物后要用足量的生理盐水冲管。指导学员在遇到导管完全堵塞、不完全堵塞的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培训效果
72名学员通过3周的培训,理论考试85分及格全部通过,操作考试90分及格通过有40名,有的是做的例数不够不能通过,理论与操作通过后专业小组赐予填写通过资质准入看法,最终由护理部发PICC操作资质准入证书。%,%。经培训之后,考核阶段,无护理人员操作时消逝导管异位,%,,在置管后穿刺点渗血把握良好,对于健康教育工作,学员的语言力气和学问面都很大程度提升。从培训前后的状况来看(表1、表2),操作考试均分和理论考试均分在培训前后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争辩
从我国目前PICC专项技术培训来看,培训时间通常不长,重复培训次数较多导致医院经费负担加大,学员收获到的培训效果并不抱负。因此,在本文的PICC培训中延长了培训周期,1周(40学时)理论授课和2周(100学时)的临床实践,通过三周的培训时间,提高了学员的理论学问和实践操作,培训前操作考试均分(±)、理论考试均分(±),经培训后操作考试均分提高到(±)、理论考试均分提高到了(±)。故延长培训周期,可以提高对学员的培训效果。其次,为了对PICC专项技术培训更规范,参照了国外PICC专项技术培训模式,运用“模块法”对基础理论、感染把握、质量把握、模拟操作和临床操作五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做出了支配调整,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强化PICC相关理论的学****也提高了临床实践效果,%满足度、%一次性穿刺成功、100%穿刺点渗血把握良好这些状况来看,这种培训方法的效果值得确定。
6
从培训前的状况来看,学员有四方面问题:①有些学员穿刺一次成功率低。②导管异位,由于将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后穿刺过程、导管在血管内经受的路径长,有些学员操作不够娴熟、加上患者紧急没有协作好导致导管异位。③有些患者带管出院后未能按时到医院维护管道简洁造成堵管,说明健康宣教没做好。④置管后穿刺点简洁渗血。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培训中则要求学员反复练****认真体会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加强学员与病人的沟通力气健康教育做到病人能听懂、理解主动协作护士维护管道。培育学员在穿刺时经皮下潜行约2cm后再进入血管的穿刺方法,不能直刺血管,穿刺后正确压迫的方法,尽量削减穿刺点的出血。从该争辩的培训前后状况对比来看,学员的无论是PICC实际操作得分还是理论得分,其均有明显提升,因此,该院开展培训中心、外聘专家教学,借鉴国外PICC模式的培训效果值得确定。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培育更多的PICC专业技术人才,学员们普遍感到通过培训扎实了PICC基本理论学问、规范了操作细节、学到了PICC置管技术、更结识到开展PICC的同行并从彼此之间收获了贵重的阅历,纷纷表示,将所学到的学问待会临床实践中,学以致用,成为合格、优秀的PICC专科护士,乐观推动PICC的护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进展。
7
教育期刊网http://.
[1]金晓燕,尚少梅,刘洋,[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48-2251.
[2]叶丽梅,刘红,陈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6):1246-1247.
[3]邓立华,张瑜,刁同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5):1823-1825.
[4]余桂芳,李柳英,钟华荪,[J].护理争辩,2009,23(36):3367-3368.
[5]袁玲,傅荣,李蓉梅,[J].护理学杂志,2010,25(23):72-73.
[6][D].上海:其次军医高校,2012.
8
[7]戴惠琴,卢儒标,唐雪苗,[J].中国医药指南,2011,9(6):309-310.
(收稿日期:20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