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
内容:分邦建国
特点:层层分封
作用: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
宗法制:
核心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
作用: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礼乐制:
作用: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第一单元
二、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三公指丞相(行政);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
:实现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三、两条线索:
皇权------- 相权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朝代
皇权—相权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汉
中外朝
推恩令
唐
三省六部: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节度使(藩镇割据局面)
北宋
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1、收兵权,编禁军2、派文臣做地方长官,设通判;3、中央控制地方财政
元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1、实行行省制度;2、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3 、边远地区设宣慰司。
明
废宰相(明太祖);设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明成祖)
设布政司、都指挥使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
清
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①相权不断地被削弱,君权不断地强化。
②地方权力逐步收归中央,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五、选官制度的变化:
周:世袭血缘秦:皇帝任命
汉:察举孝廉魏晋:九品中正制门第
隋唐:科举才学
练习:09/32;12/24
一、雅典的民主政治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P23 (了解改革的措施)
基础: __改革;确立: __ 改革;繁荣: __时期
: __ , __ , __ ,直接民主。
: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第二单元
梭伦
克里斯提尼
伯利克里
主权在民
法律至上
轮番而治
二、罗马法
:
按形式:习惯法、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是__
按适用范围:公民法、万民法(罗马帝国自由民)《__》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 内容:
①保护私有财产; ②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
①稳固了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维系帝国)
②对近代欧美国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深远影响(影响后世)
练习:10/5;07/6
《十二铜表法》
民法大全
资产阶级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具体政权形式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相对民主(议会代表是选举产生;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局限性:政党政治,相互攻击,都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具体以国家为例,如美国的进步性体现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相对比较民主;局限性是两党政治都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三单元
英国政体:君主立宪制
特点:
①议会权力至上(掌立法权,权力中心)
②君主统而不治(国家元首、最高权力象征
③责任内阁为核心(掌行政大权)
④三制合一(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权利法案》用法律条文确立议会至上限制王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
1、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2、邦联制的弊端
二、1787宪法的主要内容:
1、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权力大于各州政府权力
2、三权分立,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三、地位: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四、(驴象之争)民主党与共和党交替执政是共和政体的特色
一、法国
1、背景:政体更替频繁,共和制艰难确立
2、政体:民主共和制
2、法律文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二、德意志帝国
1、背景: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俾斯麦)
2、法律: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
3、政体:君主立宪制
4、特点:不完善不彻底代议制(君主有行政立法大权;只有帝国议会是选举产生;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