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九章代谢总论
一、有关概念
二、新陈代谢的特点与调节
三、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四、生物体内能量代谢
一、有关概念
(代谢 Metabolism )
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总称.
实质是:错综复杂的化学反应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对周转环境高度适应而成的一个有规律的总过程。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生物小分子合成为生物大分子
需要能量
释放能量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
生物小分子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生物代谢是指生物活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能量、信息交换过程。
细胞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合成代谢一般是指将简单的小分子物质转变成复杂的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则是将复杂的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糖、脂、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途径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分解代谢途径则有共同之处,即糖、脂、核酸和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分解反应后都生成了酮酸并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被氧化成CO2和H2O。
※同一种物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途径一般是不同。使代谢增加了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其过程是高度协调、高度整合。
:消化吸收、中间代谢及代谢产物的排泄。
(底物、中间产物(代谢物)和最终产物)
具有共同规律的途径,在生物界具有相当普遍性。
:获得营养;转变为元件;组成大分子;形成或分解生物分子;提供所需能量。
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由酶催化);
步骤繁多、彼此协调,逐步进行,有严格顺序性;
各代谢途径相互交接,形成物质与能量的网络化交流系统。
精密的调控机制保证机体最经济地利用物质和能量。
各代谢途径之间存在许多重复出现的基元(通用活化载体).
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基因表达调控。
二、新陈代谢的特点与调节
脂肪
葡萄糖、其它单糖
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氧化)
蛋白质
脂肪酸、甘油
多糖
氨基酸
乙酰CoA
e-
磷酸化
+Pi
小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共同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乙酰CoA等),产生还原力NADPH和少量ATP。
共同中间物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脱下的氢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生成H2O,释放出大量能量,其中一部分通过磷酸化储存在ATP中。
大分子降解成基本结构单位,释放的能量不能被利用
分解代谢的三个阶段
分解代谢三个阶段
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一、代谢网络
不同的代谢途径之间通过关键的中间代谢物彼此沟通、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形成经济有效,运转良好的代谢网络。
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
核酸与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的联系
糖代谢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碳源和能源:如糖分解过程中可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经TCA循环产生—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它们均可经加氨基或氨基移换作用形成相应的氨基酸。另外,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供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之用。
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变为糖。如:多数氨基酸在脱氨后转变为丙酮酸,经糖原异生作用可生成糖,这类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
(一)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