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联合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pdf

格式:pdf   大小:1,04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联合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pdf

上传人:紫鹃 2023/2/1 文件大小:1.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联合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联合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是由【紫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联合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34卷 
2022年JOURNALOFHEZEMEDICALCOLLEGE2022
DOI:.1008-
联合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靳腾飞,郭子新
(周口市中医院,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动脉旁路转流术与腔内介入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将97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腔内介入治疗,观察组49例在
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动脉旁路转流术,比较两组血管通畅、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截肢率、
腘动脉及胫动脉血流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半年末跛行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ABI明显高于对照
组,胫动脉、腘动脉血液流速均快于对照组(P<);两组血管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截肢率比较,
P>。结论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基础上结合动脉旁路转流术,可改善患者腘、胫动脉血
流及跛行距离,提高保肢率和血管通畅率,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经动脉旁路转流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18(2022)03-0033-03
Efficacyofcombinedtherapyforlowerextremity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
JINTengfei,GUOZixin
(ZhoukouChineseMedicineHospital,Zhoukou466000,Henan)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icacyoftransarterialbypassandintracavitaryinterventioninthetreatment

,49casesinthe
,
claudicationdistance,anklebrachialindex(ABI),amputationrate,bloodflowrateofpoplitealarteryandtibialarteryand

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ng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BI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
group;bloodflowrateofthetibialarteryandpoplitealarteryweresignificantlyfast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
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vascularpatencyrateandincidenceofcomplicationsandamputationratebetweenthe
twogroups(P>).ConclusionIntracavitaryinterventionalcombinedwithtransarterialbypasscansignificantlyimprove
thebloodflowrateofpoplitealarteryandtibialarteryandclaudicationdistance,increasetherateoflimbsalvageandvascular
patencywithhighsafetyinthetreatmentoflowerextremity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
Keywords:Transarterialbypass;Lowerextremity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Intracavitaryintervention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病除进行病因预防及药物治疗外,必要时需行手
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术治疗,其中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具有安全、微
致肢体慢性缺血,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冰凉,创、手术用时短等优势而应用广泛,但其对远端
间歇性跛行及静息性疼痛等缺血症状,严重时可闭塞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动脉旁路转流术则通
引起坏疽、溃烂甚至截肢。该病发病与年龄相关,过选取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在血管闭塞部位远
其中≥70岁人群中可高达15%以上[1]。临床对该端和近端间转流、搭桥,达到改善下肢供血效果[2]。
33
第34卷 
2022年JOURNALOFHEZEMEDICALCOLLEGE2022
本研究将经皮腔内介入术联合动脉旁路转流术用腘动脉血流检测。(3)保肢及血管通畅率:对比
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两组半年末保肢率及畅通情况,其中血管通畅情
现报道如下。况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深圳市成立泰电子
设备有限公司,型号:CLS-6000)进行检查,患
1资料与方法肢出现全程闭塞或每部分血管局部存在闭塞即为
阳性,反之则为阴性(血管通畅)[血管通畅率=(总
—2020年1月人数-阳性人数)/总人数×100%]。(4)并发症:
收治的9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随机数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
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男27例,
例;年龄57~73岁,平均(±)岁;病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
程2~4年,平均(±)年;病变长度3~15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
cm,平均(±)cm。观察组49例,男27异有统计学意义。
例,女22例;年龄58~72岁,平均(±)
岁;病程1~5年,平均(±)年;病变长2结果
度3~14cm,平均(±)cm。两组一般资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察组半年末跛行距离远于对照组,ABI高于对照
纳入标准: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相关诊断[3];组(P<)。见表1。
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等体征、症状;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腘动脉压迫综脉、腘动脉血液流速均快于对照组(P<)。
合征、血栓性脉管炎等感染疾病者;入组前有溶栓、见表2。
抗凝相关药物服用史者;凝血及感染患者。
。对照组患者局表1两组治疗前及术后6个月跛行距离与ABI比较(x±s)
麻后,对患侧股动脉行Seldinger穿刺,导管鞘置组别nABI跛行距离(m)
入后,将引导钢丝插入,后循钢丝将F球囊导管
±±
放置在狭窄处,将造影剂注射其中进行有效扩张
±±
后,球囊、导管撤出,后将导管、支架再次插入,
将Smart导管植入髂动脉狭窄处。±±
脉旁路转流术,在腔内介入治疗支架植入后,±±
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视患者情况,分别予以股-
腘动脉膝上旁路移植、股-腘动脉膝下旁路移植,表2两组治疗前后胫动脉、腘动脉血液流速比较(x±s,cm/s)
皮下隧道建立后,导入人造聚四***乙烯血管,并
组别n胫动脉腘动脉
采用6-0无菌缝合线(非吸收性)将其两端和腘、
±±
股动脉呈30°角进行吻合后缝合,期间需注意不
±±
要折叠、扭曲人造血管。术后两组均常规抗凝治疗。
±±
两组均术后随访半年。
(1)踝肱指数(ABI)及跛行距离:±±
对比术前及半年末跛行距离及ABI,其中ABI为
足踝与肱骨部位动脉的收缩压间的比值。(2),
动脉及腘动脉血液流速:术后及半年末,患者取血管通畅48例,%,无截肢发生;对
坐位行胫前、后动脉彩超检测,另取俯卧位进行照组48例,血管通畅42例,%,截
34
第34卷 
2022年JOURNALOFHEZEMEDICALCOLLEGE2022
肢1例。两组通畅率比较,P<。疗疏通狭窄血管后,动脉旁路转流术将腘动脉和
、切口感染各1例,自体或人工血管吻合后,患者下肢腘动脉、胫动
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脉远端血供得到补充,循环状态也得到纠正,故
P>。表现出胫动脉、腘动脉血液流速的加快,缓解肢
体远端缺氧、缺血状态,从而使间歇性跛行及疼
3讨论痛等症有所改善[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表明联合动脉旁路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抽烟、糖尿病及高血压转流术后较单纯介入并无增加术后并发症,安全
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且患者性较好,提示两者联合可对下肢动脉闭塞症从多
年龄越高,发病率、截肢率越高[4]。腔内介入术平面、多节段进行治疗。
及动脉旁路转流术是临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综上所述,动脉旁路转流术结合腔内介入可
症的常用术式。其中,股浅动脉发生闭塞时,最改善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远端血供,提高腘动脉、
常选用的是腔内介入治疗,但腔内介入虽有一定胫动脉血液流速,缓解患肢因缺氧、缺血所致的
血管通畅作用,但其治疗后患者支架内、血管再疼痛、跛行等症状,提高了血管畅通率及保肢率
狭窄发生率较高[5]。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动脉旁路转流术是通过外科手术的形式,选
取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搭桥、移植后,改善患肢参考文献:
缺氧、缺血状态的一种术式,适用于合并缺血性
[1]徐永平,陈伟彬,陈俊卯,
坏疽、间歇性跛行严重和缺血性溃疡长期不愈合
植入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7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
的患者。有研究表明,股-腘动脉旁路环流和腹东医药,2020,60(31):73-75.
主(髂)-股动脉旁路是临床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2]庄晖,郭平凡,詹腾辉,
塞症患肢远端血供的有效术式,其中自体股-腘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早期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师杂
志,,():-.
动脉(膝上)旁路转流术后患者血管5年畅通率20161512941944
[3][J].中国实用外科杂
[6]
为75%左右。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半年末,血志,2008.
管畅通率较对照组高,提示腔内介入治疗后联合[4]孙瑄,马宁,莫大鹏,
动脉旁路转流术可有效提高患者半年末血管畅通脉闭塞非急性期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学
情况,减少截肢的发生。杂志,2021,55(5):478-483.
[5]吴璐思,董豪坚,林锦信,
有研究表明,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行人工血
性闭塞病变腔内治疗应用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
管动脉旁路转流术后,1年末患者人工血管血流22(3):258-261,277.
动力学表现为低速高阻血流频谱或正常外周动脉[6]李飞飞,李文华,欧敬民,
频谱,提示该术式可改善下肢动脉闭塞症血流状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
2019,35(5):468-472.
态[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半年末胫动脉、
[7]李敬,
腘动脉血液流速均优于对照组,跛行距离明显远术后效果评估价值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
于对照组,ABI明显高于对照组(P<),提示29(11):1021-1023.
腔内介入联合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后可显著改善[8]周兆熊,张纪蔚,张皓,
肢多平面动脉闭塞症[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2):140-
患者胫动脉、腘动脉血流状态,进而减轻其跛行
142,155.
和静息痛症状。分析原因可能是,在腔内介入治收稿日期:2021-06-2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