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课稿.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课稿.doc

上传人:dugusiyu 2017/9/17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课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xx号选手,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第六册第七单元《老师的歌》中的一节课,这是一节以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为主的综合课。(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老师的歌》这个单元,包括歌表演《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和聆听曲目《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四个教学内容。从总体而言,这个单元紧紧围绕着:敬师、赞师、颂师、唱师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意境优美、感情动人的抒情儿童歌曲,它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歌曲为2/4拍、bE大调,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四个乐句的节奏平稳,在舒展的级进中主要运用了三度、五度跳进,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学生在夜深人静走过老师窗前时充满无限的深情的情感。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从“啊”开始,曲调级进上行,起伏较大,把情绪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一句下行级进的曲调感情真挚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段,正如《课标》指出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为此,《课标》规定了具体的“学段目标”,即: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所以,我为这一节综合性的音乐课确定了两首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即:欣赏歌曲《我爱米兰》和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根据我对课标要求及单元目标的分析,结合教材分析和对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等因素的认识掌握,我为这一节针对三年级学生的、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拟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学唱歌曲,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情感。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理解歌曲情感,通过学****与演唱歌曲等多种形式来体验、表达歌曲情感。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它由三大环节构成:
第一个教学环节:感受音乐、理解情感。计划用时10分钟。
    1、播放《我爱米兰》,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经过常规的组织教学后,迅速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
    3、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我爱米兰》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各为2分40秒)
       问题有如:这两首歌曲分别是什么演唱形式?歌曲赞美的是什么?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将老师比喻成米兰?两首歌曲速度上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速度对表达音乐情感有什么作用?
    根据学生的讨论,老师适时的范唱与讲解,使学生逐渐明白:两首歌曲都表现了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前一首歌曲是将老师比作米兰,颂扬了教师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而后一首歌曲则是直抒心怀,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米兰,并不是一种名贵的植物,也不是绚丽多姿的花卉,但它能静静地散发着幽香,而以它来比喻教师的品格则是十分相宜的。)
    这一环节中的欣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