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3,75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docx

上传人:左左 2023/2/5 文件大小:3.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是由【左左】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Revisedat2pmonDecember25,2020.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的探究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的探究
同心路学校郝彩亮
近两年,我们校长在科组的教研活动中经常强调: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采用“兵教兵”的小组合作模式,减轻老师的负担,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效率和效果。这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合作学****是同学间互相合作的活动,它改变了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和学的动力。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在此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远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儒家大师在教育实践中已经重视合作,并将之运用于教学情景之中。从文学记载看,教育中合作的观念最早可追溯到我国的古典教育名着《学记》。《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着在学****过程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学****经念,以增加学****效率。美国着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经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又说“合作学****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最大之一”。可见合作学****的重要性。我国现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32年曾经提出了“小先生制”的构想,并将之付诸实践。他提出儿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即知即传人,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给周围的同伴”
这些观念和实践都带有合作学****的色彩。《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大力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作为数学新课程倡导的学****方式之一,是要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的学****方式它有力地碰撞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它认为学****的成功是教学中多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强调“在教学目标上,注重教学的情景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基于这个原因,合作学****已越来越被更多的教师所重视,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的运用。

1、是小组内成员互动。
2、是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讨论目的,或有需要解决的学****任务。
3、是小组内成员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气氛。
4、四是小组内成员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根据学****时间和学****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中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
课前协作是指学生根据学****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概率,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中讨论
课中讨论是指学生根据学****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如:可分为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向内完成学****内容。
3
、课后研讨 课后研讨是指学生根据学****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任务。如:在学****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后,学****小组成员到室外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成员间既分工又合作,通过实际操作、研讨,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了生活实践中去,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学****小组大多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座位变了,小组也就变了,随意性比较大。针对这个问题,作为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在每一次编座位前,我都对每个学生作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尽量使按座位分组更合理,半个学期一,三组,二,组四交换,一般不会打乱组的成员,使组员稳定。组员一般以4---6人为宜,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每个小组都有高,中,底三个层次的学生,且各组间学生的成绩,能力尽量平衡。这样有利于各组间的公平竞争,使班级的学****气氛更浓。
。在实际的操作中,老师****惯听优等生的发言,容易忽略中等生,特别是后进生,没能进入小组合作的学****氛围。这种现象的出现,我认为主要是老师没有创设切合学生的实际问题情景,同时老师也没有提出合作学****的任务与要求,致使学生在合作学****中缺乏探究的方向。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两个经验:(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环境。多给中等生,后进生机会。同时对优等生和后进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其学****活动进行多样化的评价,对后进生多鼓励,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学****2)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好问题情景,调动学生主动学****的积极性,创设问题情景既要具有全程性,策略性,发展性,又要具有层次性,探究性,启发性,能不断的维持,强化和调整学****动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对教学过程起到引导,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追求合作学****效果,在内容选择上缺乏科学性。如选择抽象,难度较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的内容,造成学生无从入手,只好静静地等着老师的讲解。这种小组合作学****只能是浪费时间。与此相反,有时又为了追求课堂学****气氛,对于很简单的问题也作为小组合作学****的内容,致使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教学价值。因此,我认为在合作学****内容选择上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又要研究合作学****的必要性;既要把握合作学****的时机性,又要关注合作学****的适宜性。
(1)选择探索规律性的问题。对于一些规律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很多的探索空间,易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例如在“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通过推导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进行交流与合作,讨论,质疑,反思,协商,最后归纳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在小组合作学****中,让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念。
(2)选择开放性问题。由于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学生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能力的差异,可得到不同的结论进行交流探讨。
(3)选择实验性问题。有些数学知识必须通过做实验来得到验证,而有些实验不是一个人所有能顺利地完成,而是需要小组成员的合作。例如在概率中“抛掷硬币”实验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必须提高做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就需要其他成员一同参与实验,并做好分工,使学生能参与实验的各个环节,增进学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
(4)选择有挑战性问题。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产生合作探索的愿望。比如,在学****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时,我一上课就交给每个学生一个纸剪的等腰三角形,要求每个小组动手操作,看那个小组能又快又好的说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事实表明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增进了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小组合作学****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景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景,那就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特方案,容易造成小组内优等生一言堂或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小组合作学****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呢?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惯。要使合作有效,就应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因为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看法,合作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交流、比较,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惯,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为组内交流奠定基础。由于长期受“教知识”方式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思考方法外,还可以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手、动口的****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感想、感做、敢做。
。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在交流后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评价。但教师的评价往往不科学、不全面,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于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与对小组合作学****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态度、学********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首先要重视合作交流与教师的评价。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可使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合理的取舍提炼和加工,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多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小组间交流是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范围内进行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学****方法、过程和成果。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评价学****学****的结果,更要关注学****过程;不仅要评价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更要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合作中所表现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通过客观、公正、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合作技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小组合作学****的几个注意问题
。教学理论的发展表明,教学中不存在一种适合于所有教学情景的万能方法和模式,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与它特定的教学目标联系的,没有一种教学方法与策略能够达成所有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十分复杂,内容非常丰富,所要完成的任务多种多样,因此,教学应该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与之适应。
。在合作学****中,有的教师认为上课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归纳一个总结,工作任务大大减轻了。其实在此,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谘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课堂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应把自己视为工作者,,那他就不会把学生看作是人,而是工作对象,,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应逐渐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
。生活中,向人求救是在自己难以独立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出发的。合作学****也一样应在独立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只有合作学****而缺乏独立学****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将丧失,学生走上社会就难独挡一面,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所不符。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学****在小组内、再到班级交流自己的看法,最终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这一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不少老师认为,三、五个学生聚在一起,围绕某一个问题你争我辩探讨一翻,就是合作学****其实这是很不全面的。美国合作学****倡导者约翰逊兄弟曾经分析了课堂教学中的三种“小组”形态。第一种是“假冒小组”,虽然有讨论或共同学****但是大家并不热心,课堂讨论中可能很热闹,但暗地里却互相是板子,谁也瞧不起谁,整体力量并未大于个人。第二种是“传统课堂小组”,这种小组虽然大家都在一起学****活动,但很少自觉分享、帮助等行为。只有体现了“积极互懒,同时互动,人人负责善于技能和小组自治特征”的小组才是“合作学****小组”。所以,小组讨论只是小组学****的外在形式之一。小组讨论并不等于合作学****合作学****本身是一种有着深刻精神实质,丰富理论内涵和广泛操作技术的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作为一种新的学****方式,还需要教师在颗改的“前沿阵地”----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使小组合作更催趋于完善、合理与科学,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