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小学教育教学大讨论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教育教学大讨论心得.doc

上传人:青年小伙 2023/2/6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教育教学大讨论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学教育教学大讨论心得 】是由【青年小伙】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教育教学大讨论心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18
小学教育教学大讨论心得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工作也是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完善的,也在适应孩子们的开展程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老师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
老师教育心得1
一、帮助学生进行日常的词汇积累,养成组织语言和记日记的****惯
充足的词汇量可以给写作打下扎实的根底,就好比盖房子,词汇就是一块块的砖头。而这些词汇只能靠日常学****和生活的积累,是一个慢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一年级开始,学生们就开始了词汇的积累。
熟读并背诵局部课文是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再加上每天写上一两句话可以消除孩子们心中的抗拒心理,天长日久,词汇量就慢慢上来了,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也有了。
到了高年级,可以另外增加课外的词汇积累,如定期背诵抄写成语、古诗词,还可以每天组织学生在课前到讲台前分享自己最近摘抄的好词佳句,鼓励他们将分享内容提前做成PPT幻灯片来展示,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另外,成语接龙的游戏也非常适合高年级来做。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成语接龙可以使他们在愉快竞争的气氛中比拟快速地增加词汇的积累。记日记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们练笔,而且也是一种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每天选上一两件写下来,对自身的情绪是一种梳理,对成长是一种沉淀。
二、应用模仿教学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很多学生因为受识字量的限制,在阅读中更偏向于漫画等字少的书籍。看到满篇文字,很多小学生不由地会心生害怕,更别提要他们去写作了。为了消除这种恐惧感,教师要让他们认识到写作就如说话一样,可以多多采用模仿的方法。
早期可以让学生们模仿造句,如很多词是有多个含义的,可以分别造不同的句子,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们在小小的成就感中慢慢体会到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拉近自身与语文的情感距离。再下一个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模仿写一些排比句或者小段落,不知不觉使得他们组织语言和写作的能力获得提高。
2/18
给课文写一段“后续〞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做法,学生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因为他们都有着自己对世界的主观理解,做的“后续〞往往会让教师为之惊叹,因此,教师不要吝惜对学生们的赞美,给他们肯定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奖赏。
三、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开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小学写作教学往往会从简单的记叙文开始,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很多故事,如何将其记录下来呢?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首先发挥典范带头作用,给学生们讲讲自己的故事,给他们一些启发,如以“记我第一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给学生讲讲我们的那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用丰富的表情、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将学生们引领到我们所创设的故事情境当中去,再让学生们去回想并感受他们自己的第一次,继而把它写出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说美是无处不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美,传递美,做学生们的典范。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很难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缺少对生活的爱和热情也难以对写作产生多大的兴趣和热情,所以,用心去感染我们的学生们吧,这是一条捷径。
四、多鼓励,多反应,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不管是造句还是仿写段落,甚至是日记和小作文,及时给学生们恰当的反应是不容无视的一个环节。如学生定期交上来的日记,我们在翻阅的过程中就好似在面对面听他(她)在讲,发自内心的沟通会激发我们心底的爱,会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我们要用心看他们的故事,用心给他们反应。
3/18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需要更多的鼓励,因此,我们要把看到的优点和感受写下来让他(她)看到,把缺乏之处也委婉地指出来,这样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又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写作焕发出更大的热情。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进行词汇的积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在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积累词汇、提高对作文的兴趣。我们要用更多的陪伴与付出帮助学生们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老师教育心得2
众所周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孩子们到三年级下期已经掌握了2000左右的生字,生字教学法已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作为过渡性的一个阶段,阅读和写作教学作为初步的渗透,课标中也未将其列为教学的重点。但是,鉴于语文课程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学中必须坚持“兴趣先导,学会学****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以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滚动提高的特殊性。教学中我牢固坚持以词句教学法为重点,以生字,阅读、写作教学为依托,贯穿始终,环环相扣,互为促进,滚动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做好“五四三二一〞。
第一“五〞即强化“五字训练法〞。
五字就是“读、标、注、划、思〞即读五遍课文,标出自然段,把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生字的拼音注到文当中,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思考课后问题。这是我对课前预****提出的要求。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做好预****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效率。
第二“四〞即每天积累四个好词语
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好词好句摘抄本。每天摘抄四个好词语,要求会背,理解意思,初步会用该词语说一句话。对程度好的同学,外加好句子两个。允许在课文中摘抄,鼓励在课外抄录。这样做既给了孩子自主学****的空间,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三〞即强化“三步生字学****法〞。
5/18
此前所述,生字已不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局部。“三步生字学****法〞的第一步是“识别字音,字形,这都在预****课文里进行,使学生对生字的正确读音和写法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步是在“课堂中辨形辨意〞,坚持“字不离词〞的原那么。结合文中的词语分析字意,初步学会口头应用。第三步是“单元稳固法〞。这是纠正错别字的重要阶段,运用形近字、辨析,句中改错字等多种灵活方式,检验稳固学生对文中字形,字意的理解和掌握,对本阶段中不能掌握的生字,采用在书上用红笔圈记的方法,缩小复****范围,不定时抽查。
第四,“二〞即坚持每天20分钟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坚持20分钟阅读,内容不限,可以是优秀作文,童话故事,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读后填写读书卡,家长签字,每周老师进行检查评比。在评比中,结合好的阅读典型,逐步向学生渗透精读、略读、速读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先从精读做起,一字字,一句句认真读,懂得每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字词及时找工具书解决,对不理解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发问。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在班级中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气氛,对学生词语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第五“一〞即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篇作文
归根结底,学生写作能力的展示,是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最直观的表达,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所以,尽管新课标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但结合学科特点和新教材的需要,从孩子们入学之日起,我就把作文教学始终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实践证明其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的作用十分有效。
最初,我从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起,采用“一字多词〞的方法选职一些接近生活的字,让学生扩词,多多益善,然后鼓励学生用喜欢的词说一句简单的话,这一学期,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为主。
口头说句有了一定的根底,我引导学生迈出了第二步-----写句。这一阶段分三步走:先写简单完整的一句话,再适当地扩句。即为句参加一些恰当的定语、状语、补语(当然给学生不讲这些语法知识),第三步是分句成段,即进一步将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成份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将原句分解成一段话,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学生兴趣盎然,愿意去学。
5/18
有了写词组句的能力,我就指导学生摘录片断和写日记。这个阶段我把握两个原那么,一是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我指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指导写景物,写水果。对照家庭成员和班级同学,指导学生记人物。结合节日庆典,学校活动,指导写叙事。二是明确要求,第一步是要求字数要够,要言之有物。第二步是要有精彩的句子,优美的词语适量的修辞。第三步,指导在立意上有所突破。这一步主要通过作文讲评课,由师生在讲讨论中完成。我重点抓住写作前的指导和批阅后的讲评两个环节,向学生渗透列提纲,屡次修改,结构分段等写作根底知识,为学生们到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的根底。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感到有一点要特别引起大家的重视。就是坚持把握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相结合,我们现在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册书中都有一个开放性单元,比方本册有一个单元即“特产〞。我们教学这样的课文,一定要发挥地方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下做大量的工作,自己编排一些本地的特产的小文章,小故事,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北师大版的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学****方法的指导。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但传统教材中的一些常规性的训练的内容大大减少了。大家有个突出的感觉是现在教材越来越不会教了。其实是编排简单了,但是老师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平时仅仅按部就班照本学科远远不够了,平时我们要穿插一些根底知识的学****如修辞手法的训练,修改病句的训练,句子变换的训练等,以使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心得,以此向大家学****br/>老师教育心得3
一、写作源自生活,需给学生自由生活的空间
1、生活是写作的根底。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老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多年的教学,我也深刻体会到: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写作应该是生活的一局部,有了多彩的生活,才会有多样的文章。
6/18
2、写作是生活的需要。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作文?对此,叶老有过这样精辟透彻的论述:“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
并没有话而勉强要说话,或者把别人的话拿来,当作自己的话,都是和写作的本意相违反的。〞从写作的目的上来看,写作是因为自己有话要说才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生活中人人都有说话的需要,都有需要倾吐的时刻,“写作就是说话〞,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学生就可以把写作看作是稀松平常之事,就不必从心理上去害怕它。这对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必要。
3、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叶老指出,“意思情感和表达方式都是从一个人的整个生活中而来〞。“必须整个生活产生得出精妙的意思情感与适宜的表达方式〞,才能写出像样的文学作品的希望。〞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更深领悟古人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的深刻内涵。
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一种情感、一点感悟都可写进文章中来,真实的情感是我们写作的灵魂。
因此,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给了孩子多少广阔的生活的空间?整天呆在“象牙塔〞里、埋首于“教科书〞中,孩子们能产生出多少“精妙的意思情感与适宜的表达方式〞来?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做,实乃难事。
叶老说,写作之前,要让孩子“知人知事〞,这“人〞这“事〞,必须使孩子们去亲眼目睹、去亲自体察才行。叶老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教室的教科啊!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书本以内的教科啊!〞新公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作了明确的表述:要让小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观察事物,丰富见闻,只有生活才能赋予学生具有这样的本领。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开创一片自由的生活,让他们有自己主宰的时间,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节假日,孩子们可以去郊外踏青、去乡间游玩,亲近生活、走进自然;双休日,孩子们可以去逛街购物、去参观游览;更别忘了让孩子们有自己亲密的小伙伴,那里也有一个“小小〞的社会、“大大〞的人际关系。
7/18
二、写作基于阅读,需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
阅读与写作是一个统一体。“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不明白这一点,会让我们局限于作文训练这个狭隘的圈子里,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事,写作水平是不会提高的。
在常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目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水平低落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阅读〞这一关没过好。叶老说:“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写作的技能、本领应该是从阅读中来的。但是如何教我们学生阅读,我认为要注重方法:
一是教学生自己感悟。一篇读物的意义,可以是作者作文的本意,也可以是读者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去发现文章所包含的种种意义,也就是说读物的意义并不等于作者写作的本意,读物的意义应该有读者和作者共同来创造。
我想,这样的阅读才是开放的阅读,这样所获得的文章意义才是积极的意义。有人歌咏向日葵的“目标专一〞,有人却鄙视它的“毫无主见〞;有人钦佩春蚕的“全心奉献〞,有人却嘲笑它的“作茧自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名言,证明了“读书解义〞并不是读者被动接受作者所给的意义,而是积极参与、主动投入的过程。
学生读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学****的过程不应是教师把作者、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学生的过程,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切己体味,通过眼前所读的文字提取自己的生活积累、调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再现作者笔下的情景、去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至于能体会多少、体会多深,教师大可不必强求到位,即使主观上有这个愿望,客观上也不可能。
小学生读柳宗元的《江雪》与中学生、大学生读之所得体会一样吗?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应允许见仁见智,允许创新求异,关键是去悟自己所能体会的“情〞、所能感悟的“理〞。
例如,对于《趵突泉》中的“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永远那么活泼〞这句话,有学生读出了自然界的“神奇〞,有学生读出了大自然的“伟大〞,有学生读出了泉水的“持之以恒〞,有学生读出了泉水的顽强生命力,对此,我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与积极的鼓励,因为这是学生切己的体察,这是一种表达主体意识的自我阅读。
9/18
二是教学生在读中传情。在学生“读中领悟情、切己体察情〞之后,教师还应要求吟诵玩味,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入作者的意境、传达文字的情趣、抒发自己的感兴、演绎文章的旨趣。
学生如能到达这个程度,就是诵读到达了另一境界──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
悟到了情,还要传达出情,这才到达了“读中悟情〞的第三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语言渲染、音乐背景、实物再现等手段,带动学生多种感官,使情动于中,形之于声。
例如,在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我通过音乐、语言、画面把学生带入了美好的暮春田园。“你看到了那金灿灿的菜花地了吗?你闻到了菜花的阵阵香味了吗?你听到了孩子们的声声欢笑了吗?〞三个问题。
伴随着美妙的乐曲调动了学生多种的感官去唤起记忆中的感知,“菜儿黄,蝶儿飞,孩儿戏蝶欢〞的场面形象的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中时,我就要求学生不要用语言而是通过朗读把你仿佛看到的景、所能体会的“情〞表达出来,即“读中传情〞。
三是教学生在读中领会知识。课堂上读起来了,课文就活起来了:鲜活的语言形式使学生直接而充分地感知了,丰富的语言现象让学生直观而自如地接触了,那么,在老师的适时引导、点拨下,那些关于语言、语法的一些知识的获得、一些常见的语言运用的规律的掌握将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事。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知识〞包含着应该积累的语言材料、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运用的****惯,也包含篇章结构的知识、写作的知识,这种知识切忌以十分理性的“面貌〞去告诉学生,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自读自得,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三、写作贵在真实,需给学生自由为文的空间
学生为什么要写作呢?叶老说:“那是为生活上有记载知闻,有表白情意的必要,时时练****时时把知闻记载下来,情意表白出来,这样成了****惯,才可以终身受用。〞由此看来,写作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需求,是一种内需,是一种真实的感受。
9/18
叶老指出:“写作决不是无中生有。必须有了意思才动手写作,有了需要才动手写作。〞叶老曾这样论述作文的认真与不认真:“自己有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认真。……反过来,自己没有什么而勉强要写什么,就是不认真。〞如何使学生到达叶老所认可的“认真作文〞的状态呢?我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要给学生选择写作内容的自由。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于是每个人笔下的生活也是千姿百态。因此,老师应给学生绝对的自由写每个人的生活。不要一味以“法官〞的眼睛去审视学生作文的内容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作为写作的题材。
学生写一天的“流水账〞,那也是他一天的生活。只要生活存在,就有“倾吐〞的权利。试想,一个还刚刚七八岁的儿童,就被告知这个不可以写、那个不可以用,那会泯灭他多少情感“表达情意、记载知闻〞的需要。长此以往,他还会认为“写作是生活的必须〞吗?
二要给学生选择表达情感的自由。由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出发的写作比仅仅从描摹生活的需要出发的写作,来得更为深刻,对写作的意义也了解得更为透彻。因此,教师不适宜给学生出命题作文,更不适宜给学生的作文定中心。
学生需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与心绪,那只能出于他个人的需要。即使非出命题作文不可,也应做到叶老说的“题者何?思考之范围也。必以学生所有的东西作范围,或学生尚未全有,亦宜以其力所能搜索为范围。〞
三要给学生选择写作时间的自由。每周2节定期作文课的安排,从作文意义的本意出发,也不够科学。叶老说:“咱们学****写作,也要像说话一样养成****惯。但凡需要写作的时候,就提笔写作。错过需要写作的时机,便是自己对自己的禁遏。
一回错过,两回错过,禁遏终于成功;于是,你觉得一支笔有千斤般重,搜尽肚肠你觉得没有东西写的,你不会写作了。〞多么透彻的写作心理分析!我们应让学生养成“但凡需要写作的时候,就提笔写作〞的良好的写作****惯,那样才会让学生感到真实,让学生受益无穷。
10/18
同时我们也要给学生宽裕的时间写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不要总是“今天布置作文,明天立马就交。〞
四、要给学生选择表达方式的自由
既然写作是表达情感的需要,是倾吐见闻的需要,可以随便写,可以随时写,那么一切都应该是自然的:生活的自然再现、情感的自然流露,应该如泉水“滔滔汨汨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而且是非常澄清的〞。
于是写作(非文学创作)似应无章法可言,更多的是“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琢。〞对于小学生作文更应该是如此。叶老屡次强调,“写作系技能,……不能空讲知识,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际之想。〞
围绕着写作技能的作文训练会让学生陷入新八股的窠臼,迫使学生循格就范,写出“只有骨架而没有血肉〞的作文来。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惯。
一是“时时写〞。“但凡需要写作的时候,就提笔写作。〞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每有所得即刻写作的记录的好****惯。如当时条件不允许马上写也应养成即刻记录的好****惯。老师可建议学生身边常备一个本子,一点新鲜的事物,一点心灵的感动,随时简约的予以记录。
二是“日日记〞。叶老提议:“日记能天天写,对修养有好处,对写作也有好处。〞许多有作为的人,在谈到成功的经验的时候,许多多归功于他们所养成的“每天写日记〞的****惯。把一天中的要事记下,把白天来不及写的有价值的东西一一记录。
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日记,不仅培育了情思,锻炼了文笔,积累了材料,更养成了“思考、审视、坚持〞等等人生必备的出色品质。
三是“常常作〞。为养成写作的****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写作是一种能力,“凡能力必须继续不断地磨练,才会越来越精强。〞在叶老语文教育理论中,“实践〞的思想是一个十分突出的范畴,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就更大了。
一学期8篇的作文练****量是无法培养出“自能作文〞的学生来的。“多读书、多写作〞是许多人总结的成功经验。大脑同四肢一样,多用那么灵,不用那么废。写作当然也不例外。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