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重点.pdf

格式:pdf   大小:26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制造技术重点.pdf

上传人:麒麟才子 2023/2/6 文件大小:2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制造技术重点.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机械制造技术重点 】是由【麒麟才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机械制造技术重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点
一、专业术语
:制造机器时,由原材料到成品之间的所有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
过程.
: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那些与原材料变为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称为工艺
过程。
:工序是指一个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设备上),对一个(或同时几
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在同一道工序内,当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中的切削速度和进给
量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步.
: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即不采用特别的工艺方法,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达
到的精度
:为了在工件上加工出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表面,加工前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
具中占据某一正确位置,这叫做定位。
:工件从定位到夹紧的过程统称为安装。
:某种产品(或零件)的年产量称为该产品(或零件)的生产纲领。
:由单个零件在工艺过程中的有关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
:在机器的设计和装配的过程中,由有关的零(部)件上的有关尺寸所组
成的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
二、基本概念
?
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划线找正定位安装法?
(1)直接找正安装是用划针或百分表等直接在机床上找正工件的位置。
(2)对形状复杂的工件,因毛坯精度不易保证,若直接找正安装会顺此失彼,很难使工
件上各个加工面都有足够和比较均匀的加工余量。若先在毛坯上划线,然后按照所划的
线来找正安装,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
、工艺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
(1)设计基准:即设计时在零件图纸上所使用的基准。
(2)工艺基准:即在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
(3)定位基准:加工时确定零件在机床或夹具中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定
位基准,即确定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
(4)测量基准:测被加工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可调、自位、辅助支承?
(1)固定支承:属于此种类型的有各种支承钉和支承板。
(2)可调支承:即支承位置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并用螺母锁紧。
(3)自位支承:在定位过程中自位支承的位置是随着定位基准面位置的变化而自动与
之适应的。
(4)辅助支承:辅助支承不起定位作用。
、走刀?
(1)工位: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一个工位。
(2)走刀:在一个工步内,若需切去的金属层较厚,
走刀.
、通用、专用、随行夹具,各适用于哪些应用范围?
组合夹具:是按某一工件的某种工序的加工要求,由一套事先准备好的通用标准元件和组
件组合而成的夹具。适用于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生产及新产品试制中。
通用夹具:指已经标准化了的夹具,适用于不同工件的装夹。无论是大批大量生产,还是
单件小批产生产都广泛地使用通用夹具。
专用夹具:为加工某一零件某一道工序专门设计的夹具。只用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
随行夹具:是适用于自动线上的一种移动式夹具。用在形状复杂而且不规则、又无良好
输送基面的工件。
、工序卡、工艺过程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机械产品或零部件制造过程和操作方法等机械加工工艺文件。
工艺过程卡是按照工序的顺序来简要描述工件的加工过程或工艺路线的工艺文件。
工序卡是详细描述一道工序的加工信息的工艺卡片,它和过程卡片商的一道工序记录相
对应.
。P190
、合装修配法、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分组装配法?P249
(1)互换装配法:用控制零件加工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一种方法。
(2)合装修配法:
(3)调整装配法:靠改变补偿件的位置或更换补偿的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一
种方法

(1)概率法: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的数目又较多时,应用概
率法解尺寸链比较合理。
(2)极值法:极值法的优点是简单可靠,其出发点是从各环的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
尺寸出发来计算的,它能保证零、部件的互换性。
?
(1)互换法(2)选配法(3)修配法(4)调整法
?
影响装配精度的主要原因是零件的加工精度。一般来说,零件的精度越高,装配精度就越
,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还有零件的表面接触质量,力、热、内应力等
所引起的零件变形,以及旋转零件的不平衡等.
?
工序余量的大小,工序尺寸的标注方法以及定位基准的选择与变换有密切关系。
、部件、套件、合成件?
组件:由一个或几个合件与若干个零件组合成的装配单元.
部件:由一个基准零件和若干个零件、合件和组件而组合成的装配单元。
套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就构成了一个套件,它是最小
的装配单元。
合成件:由上述全部装配单元组合而成的整体

①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试切法、定尺寸道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②形状精度
的获取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③位置精度的获得与工件的装夹方式和加工方式
有关。当需要装夹加工时,有关表面的位置精度依赖夹具的正确定位来保证,如果工件一
次装夹加工多个表面时,各表面的位置精度则依赖机床的精度来保证,如数控加工中主要
靠机床的精度来保证工件各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三、基础理论
?
工艺过程是由若干个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工序
又可分为安装、工步、走刀和工位。
?
进行产品分析、装配组织形式的确定、装配工艺过程的确定、
、重复定位、怎样应用?
欠定位:工件有一个或几个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加以限制,这时就不能保证工件的加工
精度,这种定位就叫做欠定位。在设计专用夹具时是绝不允许出现欠定位的.
重复定位:定位点多于一个,重复了,这种情况称为重复定位。当工件某个自由度被两个
或两个以上支承点同时限制即产生重复定位。
?
(1)清洗(2)连接(3)校正、调整和配作(4)平衡(5)试验和验收
?
装配精度取决于相互配合的两零件的精度。以所要想提高装配精度,就得提高零件精度。
以所,装配精度和零件的精加工度也是同进同退的关系。
?
(1)直接找正安装(2)划线找正安装(3)用专用夹具安装
?
(1)部件或零件材料性质的变化;
(2)零部件几何尺寸的变化;
(3)部件相互位置公差的变化;
(4)部件或总成装配系统中装配尺寸链各环公差带分配关系的变化等
?P190
?
?
生产类型:单件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P182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选择粗基准时。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
求;二是合理分配各加工面的加工余量。
选择精基准一般应考虑如下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
“自为基准"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5)精基准选择应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
紧可靠、操作方便
?
工艺过程是由若干个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工序又
可分为安装、工步、走刀和工位。
?
清洗、联接、校正调整与配作、平衡、验收试验
?
1)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
2)从最终加工工序开始,即从设计尺寸开始,逐次加上(对于被包容面)或减去(对于包
容面)每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可分别得到各工序的基本尺寸;
3)除最终加工工序取设计尺寸公差外,其余各工序按各自采用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加
工经济精度确定工序尺寸公差;
4)除最终加工工序按图纸标注公差外,其余各工序按"入体原则”标注工序尺寸公差;
5)一般毛坯余量(即总余量)已事先确定,故第1道加工工序的由毛坯余量(总余量)减
去后续各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工序余量半之和而求得.
、工艺顺序的安排原则?
(1)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
总的原则是前面工序为后续工序创造条件,作为基准准备。具体原则有:
1)先粗后精2)先主后次3)先面后孔4)基准先行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1)预备热处理
正火、退火;时效处理;调质
2)最终热处理
(3)辅助工序的安排
?
?
工艺尺寸链计算是否正确不仅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而且影响到加工制造过程是否经济、
合理。
,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
所谓划分加工阶段,就是把整个工艺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做到粗精加工分开进行。
划分加工阶段有下列好处:首先,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其次,可以合理地使用设备;此外,
粗精加工分开后,还便于安排热处理、检验等工序。
?
(1)互换法:完全互换法常用于高精度的少环尺寸链或低精度的多环尺寸链的大批量
生产场合。不完全互换法用于尺寸链环数较多、封闭环精度要求较高时,特别是大批量
生产中。
(2)选配法:对于在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少,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又不便于采用调整装
配的情况下,可将零件的加工公差按装配精度要求放大倍数,或在零件的加工公差不变的
情况下,通过选配法来提高精度。
(3)修配法:适用于单件或成批生产中那些精度要求高,且组成环数目较多的部件的装
配。
(4)调整法: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对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而组成环数目较多的尺寸链,也
可以采用调整法进行装配。
?
在机械加工中,要完全确定工件的正确位置,必须有六个相应的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
自由度,称为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
四、基本计算
,判断增环、减环、封闭环,会互换法的装配尺寸链计算

,判断增环、减环、封闭环,会互换法的工艺尺寸链计算
五、基本技能

,能提出改正措施

、工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