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doc

上传人:可爱女人 2023/2/7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是由【可爱女人】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17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为了大家学****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送借鉴学****br/>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和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比拟困难,教材并没有采取直接给出“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提供了多种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比的应用〞“比例〞等后续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根底上,结合学生实际,我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独立思考,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__。
重点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二、说学生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比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教学中力求通过丰富的情境帮助学生达成比照的真正理解。为此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2/17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以“情境〞和“探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开课伊始,用淘气帅气的个人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熟悉的情境,直接的导入,简洁明了。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的理念。为了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情境。
情境一:比形状
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片,思考问题:哪些照片与照片A比拟像?学生很容易区分出A,B,D像;C,E不像。对长与宽的关系产生了直观感受。紧接着将照片画在方格纸上,引导学生探索这些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为了减少学生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导学生观察明确1格就是1,照片A在方格纸上的长是6,宽是4。让学生在小组里探究这些照片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并将数据整理到表格中。通过比拟,发现A、B、。
像这样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还有一个新名字,叫做比。这时我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水到渠成。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是数学教师的责任。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阅读书本第68页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并了解比的来历,品味数学文化。
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对“比〞有一些体验,同时借助图形的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重要性。
情境二:比速度。
孩子们,看看谁快?引导学生思考:要比谁快,比什么呢?怎么算?速度=路程÷时间。经过计算,学生惊讶的发现:马拉松运发动真了不起!跑步的速度比骑自行车的还快。学生体会到:路程与时间相除又叫做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个比值就是速度。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3/17
情境三:比价格。
在购物的情境中,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体会到总价与数量相除又叫做总价与数量的比,这个比值就是单价。
通过三个情境的教学,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屡次体会比的意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拓展运用,稳固新知
练****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开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那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表达知识的纵横联系。我设计如下三个活动
1、写一写、算一算的活动中,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练****比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
2、在说一说的活动中,学生尝试用比的意义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在福尔摩斯侦探术的活动中,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质疑总结,反思提升
课堂总结是学生对今天学到知识的回忆和再现,让学生总结,学生质疑!最后课外阅读中,和学生区分篮球比赛中的“比〞与我们这节课学****的比的不同。延伸课堂,学生真正体会“学无止境〞。
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扼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体系。
生活中的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长和宽的比6:4=6÷4=6/4=
前项:后项、比值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材分析】
4/17
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开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写。

【教具准备】
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准备
,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
5/17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拟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这节课就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新课
,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学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17/100、3/20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
⑴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17/100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3/20
板书:17/100=17/100
3/20=15/100
⑵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拟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⑶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拟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根本性质。)
⑷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拟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拟。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⑸思考:17/100和15/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三好学生和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出示课件)
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思考并计算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多少?(490/500)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是多少?(98/100)说说98/100表示什么?

⑴师:通过以上的练****说一说17/100、15/100、98/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⑵提问: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
⑶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分率或百分比。
7/17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⑷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
提问: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
(2)读法: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

活动(三)稳固练****br/>“做一做〞。
,2题。
3.(投影)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2)27/100千米可以写成27%千米。
(3)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4)五(2)班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
(1)一本书看了40%,表示()占()的40%。
如果书是100页,看了()页;书是200页,看了()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没修。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活动(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7/17
【教学反思】
学生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学生能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开展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
,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投影仪、本班学生座位图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让学生先说说
2、我们全班有48名同学,但大局部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3、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出示本班学生座位图)
8/17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__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学生对照座位图初步感知,说出自己的位置。个别汇报,集体订正。
(2)学生练****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__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本上,指名答复)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比拟(2,3)与(3,2)的不同。
{在比拟中发现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对的更深了解。}
3、练****br/>(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电__里的座位、地球仪上的经纬度、我国古代围棋等。)
{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当堂测评
教师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评比纠错。
{做到兵强兵、兵练兵。}
四、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还有什么不懂的?
{让学生说出,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10/17
、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圆规,所以用圆规画圆是难点,掌握圆的特征是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指名答复)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圆形,如有的钟面是圆形的,当然钟面也可以做成方的;现在的硬币有多边形的,也有圆形的。唯独车轮子,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管是大车还是小车的车轮子,为什么都要做成圆的呢?
(产生疑问,引起争议,激发起学生的学****兴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圆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学****新课
、半径、直径。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想画一个比拟标准的大圆,可以怎么画?(指名答复)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用绳子画圆)先取一段绳子,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另一端套在石头和棍棒上,然后拉紧绳子,绕着这个固定的点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老师刚刚画圆时,中间的点怎么样?(中间的点不动。)
我们把这个不动的点叫定点。(板书:定点)
粉笔画出的线为什么能首尾相接呢?
应该说圆上任意一点到定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把这段相等的距离叫定长。(板书:定长)
如果我们在本上画圆,用我们刚刚画圆的方法方便吗?(不方便)那可以怎么画?
(出示圆规)这是我们画圆的工具——圆规。圆规有两个脚,一脚带尖,另一脚带笔。认真看老师怎样用圆规画圆。画圆时,先定好一点,然后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的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这点上,把带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10/17
你们会用圆规画圆吗?
请你在本上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边画边想,画圆时要注意什么?(指名答复)
画圆时,要先定点,再定长,刚刚我们用圆规画圆时哪是定点?哪是定长?
(先让学生动手画圆,边画边体会出哪是定点,哪是定长。先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定点〞,用数学语言说叫“圆心〞。(板书:圆心)
什么叫圆心?(指名答复)
哪儿是“定长〞?老师在圆上画出这段定长,观察这条线段两端在什么地方?这条线段叫“半径〞。(板书:半径)
谁说说什么叫半径?(指名答复)
(老师再在圆上画出直径。)老师边画你们边观察,这条线段通过哪儿?两端在哪儿?
像这样,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板书:直径)
谁再说说什么叫直径?(指名答复)
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书上对这些概念做了准确的表达,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我们刚刚概括的跟书上完全一样吗?有没有补充?
(学生补充: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
(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这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再通过看书,使总结出的结论更准确,更完善。)
老师想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概念。
练一练
(1)判断这几条线段中哪一条是半径?
(2)判断哪条线段画的是直径?
(3)这四条线段中哪一条是半径?哪一条是直径?(学生举数字卡片判断)同学们对于半径、直径的概念掌握得很好,我们继续研究圆还有什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