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桃叶珊瑚的生药学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桃叶珊瑚的生药学研究.doc

上传人:pppccc8 2017/9/19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桃叶珊瑚的生药学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桃叶珊瑚的生药学研究
彭创业林静董可魏屹
【摘要】目的对桃叶珊瑚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组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桃叶珊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桃叶珊瑚叶的横切面和粉末图,采用化学组分系统预试和薄层色谱方法对其药材性状特征和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显微鉴别、化学组分系统预试和薄层色谱法,较全面地分析了桃叶珊瑚的药材性状特征和化学组分。结论桃叶珊瑚药用组分复杂多样,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桃叶珊瑚; 生药; 薄层色谱
桃叶珊瑚Aucuba chinensis Benrth 是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植物。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野生资源比较丰富,民间多用其叶治疗烧伤、烫伤,用根以祛风除湿、活血化淤〔1〕。自日本学者从日本桃叶珊瑚Aucuba japonica (aucubin)后,许多学者对桃叶珊瑚苷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2,3〕,而至今对桃叶珊瑚的生药研究较少。现对药材性状、解剖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该药材的临床应用、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器材
仪器生物摄影显微镜(MoticBA200);三用紫外分析仪(ZF-2)、939全自动薄层制板器等。
材料与试剂桃叶珊瑚鲜药材采自峨眉山仙森苗圃种植场(经西南交通大学药学院宋良科副教授鉴定);桃叶珊瑚苷对照品(France Fluka 55561,puriss.≥%);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实验所用各种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生药性状取桃叶珊瑚枝叶,对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断面特征及气味等性状进行描述。
显微鉴别取桃叶珊瑚枝叶,组织制片、粉末制片,绘制该药材的显微特征图,并进行描述。
化学系统预试取干燥的桃叶珊瑚药材,粉碎过60目筛,得供试粉末。
取药材粉末2 g,加入到100 ml水中浸泡过夜,滤取10 ml滤液为试液Ⅰ,供氨基酸检查;取上述剩余药渣及浸液于60℃水浴中加热10 min,立即过滤,滤液为试液Ⅱ,供糖与多糖、皂苷检查。
取干燥药材粉末5 g,加入95%乙醇,于70℃水浴中加热回流两次,每次加入95%乙醇50 ml,回流30 min,滤过,合并两次滤液为试液Ⅲ,供酚类与鞣质、有机酸、蒽醌类、香豆素、黄酮类、强心苷检查。取干燥药材粉末5 g,%盐酸乙醇溶液,水浴中加热回流两次,%盐酸乙醇溶液50 ml,回流30 min,乘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为试液
Ⅳ,供生物碱检查。
取干燥药材粉末2 g,加入20 ml石油醚,于70℃水浴中回流15min,过滤得试液Ⅴ,供甾体及挥发油检查。
薄层色谱鉴别分别取上述试液Ⅰ,Ⅱ,Ⅲ,Ⅳ,Ⅴ,点于硅胶G板,点样量3 μl,按表2中色谱条件展开,显色,观察结果。
3 结果
药材性状呈椭圆形、距圆形,长9~18 cm,宽3~6 cm。先端具尖锐尾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锯齿,上表面褐黑色或棕黑色,叶面皱缩,叶脉下陷;下表面棕褐色至棕色,中脉明显突出。~2 cm,被毛,革质而脆,易破碎。无臭,味淡微涩。
显微特征
横切面特征上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被8 μm角质层,下表皮可见多数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