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湘市茶乡小镇规划设计要点
临湘市茶乡小镇以茶产业链条为纽带,以最江公路(015县道)为发展轴,多产业综合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优化产业结构,整合资源、产业和地理优势,覆盖商业、工业、农业、渔业、公园绿地和休闲娱乐,地域范围包含中心城区东北部、最江公路两侧聚居地、聂市镇古街、源潭集镇中心和黄盖湖的部分用地,重点打造百年茶庄品牌、重塑千年古镇风貌、培养万里茶道旅游路路线,规划区域建设用地约2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约20平方公里,结合近期重点建设项目,提出规划设计要点如下:
一、总体目标:
1、突出产业特色
以茶产业为核心,以茶文化为纽带,以茶产地为基础,充分利用地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发展茶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促进沿线村镇经济,结合河湖连通工程,协调区域发展。保留山体,利用洼地和缓坡适当、适量建设,观赏性和实用性结合,提升经济品质,营造生态、景观、产业等多功能的绿色空间,创造综合效益最佳。
2、体现地域特点。该地段北连湿地保护区黄盖湖,南接临湘市中心城区东城公园,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三国文化的腹地、临湘市最重要茶叶产地、源潭河景观廊道中枢、历
史文化名镇的核心和长江防汛生命线的重要节点,要挖掘地区特点,体现文化的地区差别和融合。
3、协调建筑风格:打造临湘茶文化名片和乡村旅游的新亮点。中心城区段可以体现现代精神文明;聂市古街段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必须符合保护规划;垂钓休闲中心突出自然,让自然包涵个性,文化点缀自然。
二、设计原则:
1、协调性原则:
1)协调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拓展茶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宽度,避免恶性竞争。
2)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理顺区域建设的关系,特别是环保、防汛、安全、供应等。
3)协调文化冲突:融合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湖湘文化和雅俗共赏的茶文化;古建筑与地方民居、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风格兼容;以茶产业为基础,以发展经济为目的,以集约用地为形式。
2、弹性原则:在进行前瞻性、科学性设计的同时,用地布局要有一定的弹性,为未来茶产业进一步转型和发展留足空间;为村镇建设留有余地;满足目前需求的前提下持续发展和永久利用。
3、生态为本原则:一切空间环境设计因地制宜,节约
用地;珍惜资源,尊重环境。
4、多规融合:以《临湘市总体规划》《临湘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衔接《临湘市十三五规划》、《临湘市全域旅游规划》、《河湖互通规划》、《黄盖湖湿地公园保护规划》、《聂市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
三、主要内容及具体要求:
1、东城公园:拟建于中心城区东入口,东起最南坡原示范茶场,西抵最江公路,南临湘北大道,北接京广铁路,用地规模约60亩。主要道路规划红线分别为湘北大道60米、最江公路26米。
设计要求:茶客、游客接待窗口;中心城区东部的“客厅”;茶道、茶艺、茶诗、茶歌茶画、茶雕等茶文化荟萃地;展现临湘茶缘;临湘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窗口;湘北大道景观轴的重要节点;城市公共绿地;其附属设施要充分考虑展厅、商业和办公的通用性;配建五里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合理组织交通;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多文化元素融合。
2、示范茶园基地:高铁站东南侧1公里处,东临最江公路,原火炬村茶园,约1000亩,中心城区远景规划用地。
设计要求:将生态绿地、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