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 】是由【cc】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
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1
谈起孩子,有句话是非常的贴切:“痛并快乐着”,为了孩子,牺牲了休息时间、和朋友聚会的时间、自己玩乐的时间,收获的是孩子天真的笑容和对父母的亲热感,每每想到这些只能一边叹气一边开心。由于我们是第一代在城市生活的父母,因此相比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一起生活,孩子被众星捧月的情况,在孩子生活教育方面,我和孩子的爸爸付出的比较多一些,多了些严格少些娇纵。
我们的目标是教育孩子在性格上做一个勇敢乐观的人,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养成能够伴随一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自己独立开拓。为此,我们在他成长过程中,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在宝宝还未满一岁的时候,就帮他买好桌子椅子勺子碗,让他自己单独吃饭,无论是否撒的到处都是,都让他自己完成,对于撒在桌子上的饭粒也让他自己拣的吃掉,这样不仅养成他自己动手吃饭的良好习惯,让他把吃饭当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大人非要他吃,而且他也从吃饭中找到很多的乐趣。一直到今天,他对吃饭都充满着渴望,我们从来不追着他到处跑,他不吃也不强迫他吃,让他自己承担不吃饭带来的饥饿感。养成习惯后我们也省心,他也吃的很饱很开心;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睡觉一直非常好,夜里也从不哭闹。小的时候每天上午睡一觉下午睡一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就让他每天下午睡一大觉,他也养成午饭以后休息一会就睡觉的习惯,这样让他养养力气,晚上等爸爸妈妈回来可以尽情玩乐;
:我们尽量做到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比如上厕所、脱衣服鞋子袜子、拿玩具、出门带拿钱包带钥匙等,让他能够体会做事情的不容易,而且在看电视动画片的时候去提点教育,让他记忆深刻,并且在生活中利用动画人物让他自觉行动,比如在赖床的时候对他说勤快的喜羊羊早起去割草,在他不肯喝水的时候和他说乌鸦是怎样干渴的去弄水喝,把他形容成故事里的小动物,他会非常喜欢;
:大人的言语和行为是最简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不用刻意去说教,孩子都会听在耳朵里看在眼睛里记在心里的。譬如,在吃饭时候,要等所有人都入席了才能开饭,不能用手乱抓菜,也不能把喜欢吃的东西拖到自己边上等等;在出门的时候,要和家人说再见,因此宝宝每天会按时站在门口和我们告别,叮嘱:“早点回家”、“路上小心”之类的话,和小大人一样;晚上下班回来会跑过来开门,拿好拖鞋等等。在受到帮助的时候说“谢谢”,在造成损害的时候说“对不起”等等,因此他现在对于这些礼貌用语比较熟悉,有时候还会反过来教育我们;
:我们买了一些儿歌和一些小故事,放给他听,他在玩的时候也可以去听,不是很刻意的,他喜欢什么放什么,不喜欢就不放。能够记得多少算多少,不造成他的负担。他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去哼哼他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嘴巴一直不停;他尤其喜欢车类特别是工程车,我们也在给他买玩具的时候根据他的喜好去购买一些,但并不是满足所有的爱好,譬如我们会在挑选的时候对价格较高的就会跟他商量这个车很贵,没有那么多毛爷爷或者这个车家里有了,我们不需要重复购买之类。所以在他很的小时候当他站在玩具前要这个那个的时候,我们就耐心教育他,让他自己决定是否购买。记得还没满两岁的时候当我们在超市教育他的时候,售货员阿姨说:“这么小和他讲道理有什么用啊。”后来在我们的说服下宝宝很听话的不买了,阿姨直夸这孩子怎么这么懂事的;
: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是我们一直认为,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让他懂得挣钱的不容易,花钱也要适可而止,而且给他选择的自由,譬如买了吃的就不能买玩的,去了公园玩了这个就不能玩那个,一来让他有约束的概念,而来给他选择的自由,让他心服口服的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由此带来的结果;所以经常有朋友说你们条件这么好怎么还舍不得这样那样,我们觉得现在孩子生活的已经非常幸福了,必须要给他一些不如意和压力,孩子长大后才能较好的承担社会压力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们会在工作之余把自己的时间尽量给孩子,和他一起玩乐、一起逛街、一起去参加宴会,晚上会给他讲故事、陪他一起看动画片;但是在他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们会惩罚他,我们一般采取冷处理---不理会,或者拉耳朵、拖出门外等方法,直到他自己承认错误,自己停止哭闹;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大人一定要言行一致,不要让孩子利用大人间的矛盾,否则只能教育不成大人也伤感情,我们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不多还比较顺利,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帮的家庭尤其重要;
:现在孩子每天上午在学校都能学到一些知识,我们回家总是询问他在学校的情况,并鼓励他将学的东西学给我们看,或者我们当小朋友,
他当老师来教我们,我觉得非常有效;在平时生活中学习点点滴滴,譬如去银行怎样取款,去超市怎样购物,去水果店怎样挑选水果,反正只要是他询问的我们都尽量满足;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不要嫌麻烦耐心解释,父母一定要明白,生活是知识的最大来源,任何书本上的东西都来源于生活,与其隔底挠靴不如直接到生活中去获取。所以现在我们宝宝知道很多东西,譬如红灯踩刹车停、绿灯踩油门行,各种乡土气息浓厚的口头禅、谚语都会从他嘴巴里突然冒出来,常引得人阵阵发笑;记得昨天晚上我和孩子爸爸在聊天,灯关了,他一声不响突然冒出来:“谁说话谁是乌龟”,爸爸于是噤声,我忍不住笑出来,他又很认真的来了一句:“谁笑谁是乌龟。”自己一句话不说,非常搞笑。这些都来源于我们平时的教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日常的言传身教最需要留心;
现在的孩子由于都是独生子女,一方面孩子占有的宠爱太多,容易养成娇惯的不好习惯,对自己的要求总是要得到满足,这样以后长大了容易养成自私、不承担后果的恶习;另外由于是独生子女,父母家人总是寄予太多的期望,总是要求这样那样,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导致孩子总是被迫接受我们的意见,导致自己的真实意愿无法实现,容易形成逆反性格,很容易形成现在越宠越嚣张的情况,譬如和大人还嘴,对爷爷奶奶大喊大叫等陋习;其实我们大人的行为是导致这一结局的罪魁祸首,我们大人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让自己在孩子的成成过程中发挥该有的作用而不是全部去承担。我们应该明白,无论多小的孩子他都是有思维的,我们应该尊重,对于不好的我们要及时制止,对于好的我们要表扬;对于可有可无的我们也没必要去干涉,我们要尊重他是个人这一独立个体,就像我们对待其他人一样,适度的关心是必要的,太多的干预往往会适得其反。
不知道我写的是否符合要求,谈不上心得,只是将孩子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我们都是新手父母,需要学习的需要老师指导的还非常多,总之,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得起国家精心的培养,对得起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能够按照社会道德标准和法律规则行事。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2
这几天有几个同事正为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而苦恼,来向我取经,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行为习惯也很好,最大的爱好是看书,用博览群书来形容也不为过,其实教育孩子真是一门学问,那种把孩子推给他人的做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任何事都没有孩子的事大,小里讲是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大里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行为习惯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一生受益,“三岁看小,七岁看大”,作为一个母亲从我的切身体会来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三岁之前,许多父母以养为主,有很多人都抛给爷爷奶奶甚至是保姆代管。其实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
1、多接触,多说。
此时孩子主要通过视、触、啃、听以感知来认识世界的,因此要适时给孩子提供这方面的物品,如: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可悬挂在室内,各种积木,还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多说给他听,让他多接触,不要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听多了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就认知了。
2、寓教于乐。
我儿子九个月时我就买了一些看图识字的书一边指着一边读给他听,辅以一些动作,他对那些鲜艳的图片很感兴趣,不久我只要说出图片的名字他就能指出来,后来我就把图片下面的字制成卡片,以游戏的形式(用小汽车装运货物,我说:宝贝,快把“马”运来,他就会选择那张“马”的卡片,要适时表扬,玩这样的游戏他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握了许多汉字,在5岁时他就可以独自看故事书了);我儿子有不愿收捡的毛病,东西扔得到处都是,说教根本不管用,我就对他说:“宝贝,你看它们多可怜啊!这么冷的天还在外面,它们现在想回家了,你能把它们带回家吗?它们会谢谢你的”。他这时就会很积极主动认真地把它们收拾得整整齐齐。总之,不管是学习能力、运动能力的培养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我都是以这种娱乐、游戏的方式实施,效果非常好,还增进了母子感情。
糼儿期间,此时期孩子好奇心特别强,模仿能力强,特别喜欢听故事,是培养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开始我对着书本指着字讲故事给他听,讲过几遍之后我就会故意向他撒娇:宝宝也要讲故事给妈妈听嘛!妈妈最喜欢听宝宝讲的故事。这时他就会绘声绘色地讲起来,在此期间我不时地加以表扬、鼓励,还会提些问题,这既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读书的兴趣,还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也增加了他的知识面;再大些的时候我就选择一些励志、名人成才、优秀道德品质形成的故事给他,这对他的成长也很有帮助。好为人师是人的天性,小孩子更是如此,有种被尊重、高人一等的感觉,每天他放学回家,我都会说:“xxx老师,你能把今天老师教你的教给我吗?”他就会象模象样地模仿教师,兴致勃勃地讲给我听,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促进他上课认真听讲(要不然他怎么当老师呀!),这一节目一直到他上小学还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小学阶段,有很多人认为这小学的知识多简单呀!还用得着辅导吗?我有一个亲戚,夫妻两个都是教师,但他们就是没重视孩子的学习辅导,辅导也是生硬地说教指责,还认为他的孩子是先天不足,一直到初二才悟到辅导的重要性,还好中考时离重点中学只差30分。其实小学一年级是关健时期。
1、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学会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此时的小孩识字量有限,有些题目的要求都不能理解,这时作为父母就要适时地加以点拔,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一边玩一边做作业,整天都好象在学习,其实学习效力特别差,我最讨厌这种习惯了。我一般他回来都会问一下他的作业量,然后与他共同制定计划,规定时间,如果提前完成我就会奖励,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样就养成了学习专心的好习惯,也有时间观念了,我经常对他讲要认真学习,快乐玩耍,你节约出的时间就可以多玩了,他也尝到了甜头,现在已经自觉地形成了一种习惯。
2、采取欣赏教育,多鼓励、多表扬。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加以表扬、鼓励,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刺激,保护了他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何愁学不好?而很多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兴高采烈,要是不好就责骂甚至体罚。我有一同事,虽然她自己很优秀,但对孩子的教育我不敢苟同,她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呀!这么简单你都会错,我在你这么大时是如何如何的优秀”,长此下去,即使聪明的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就会破罐子破摔,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导致这个孩子对生活也会失去信心,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家长采取简单、粗暴、高压的教育手段结果导致母子感情不和、离家出走、甚至在心里播种了仇恨的种子。还记得曾轰动一时读高中的儿子亲手把母亲打死的新闻吗?虽然这个孩子有错,但这位母亲难道没有错吗?我认为出现这种结果这位母亲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亲自品尝了自己酿下的苦果。
孩子的教育问题说来话长,要写可以写一本书,我把我认为较重要的简单的写了这些。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3
有一种观点认为,家庭教育并不重要,孩子的教育主要由学校承担。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美国一位教育家说过,许多父母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很专业的事情,于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其实,对孩子未来产生最大影响的,不是学校和老师,而是家庭和父母。这句话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校教育主要是承担智力教育,而品德、习惯、人格等直接影响孩子成长和成功的品质往往需要在家庭中形成。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学校老师很难做到完全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来施教,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中来弥补。而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呢?《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给了我有益的启示:
一、父母如何学
成功的家庭教育要靠父母来实现。要使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首先父母自己不要先输在自我学习与提高上。优秀的孩子后面总有一对懂教育的家长。
一方面,作为父母要不断地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转变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在培养孩子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
另一方面,作为父母还应该在不断的探索与自我矫正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在不断地成长,问题在不断地变化,需要新的解决办法,不能千篇一律地套用某一个模式。
二、孩子如何教
家庭教育是通过家庭环境、家庭氛围、价值取向、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和基本素质。家庭教育既是幼儿园教育的帮手,又是社会教育的示波器。
对于还在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的重点绝不应是孩子在幼儿园智力教育的继续,而应放在对孩子爱心的培养上。因为没有爱心的孩子,很难想像会真诚地尊重、谅解和宽容别人,长大后会努力回报社会。家庭教育就是通过潜移默化让孩子懂得爱是一份尊重、一份谅解、一份宽容和一份给予。
三、习惯如何养
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在家庭环境中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所以,家庭教育也需重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上。
一位刚上幼儿园的男孩,中午午睡时总把脱下的外衣叠得很整齐。当老师表扬他时,他说:“我妈妈每次睡觉时总把衣服一件件叠得很整齐,放在一边。”这些例子生动的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在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容易情感失控。有时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养成好习惯,但做起来往往以情感代替理智。比如,说好了不能随便买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心就软。先是迁就退让,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所以,家庭教育要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同时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要一致。现在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而在家里却做不到。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