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肠道传染病培训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70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肠道传染病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9/21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肠道传染病培训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病报告和肠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目前法定传染病共计39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传染病11种。
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共2种。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共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1]、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共26种。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其它 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3],共11种。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一、概述
肠道传染病是指一组传播与人体消化道密切相关,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夏秋季节因气温较高,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蚊蝇又多,食品变质快,是多种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同时,由于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多,容易在学校食堂、饭店或家庭聚餐中引起暴发,甚至引起在局部地区的暴发和流行。
一、概述
1、肠道传染病的定义:
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传染病。
一、概述
2、流行病学
传染源:可来源于环境水体、被污染的食品以及被感染动物排泄物污染的外环境等。受感染的人或动物(包括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主要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昆虫或其他媒介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一旦感染发病,其症状更为严重。
一、概述
分布特点 (1)地区分布:遍布世界各地。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 (2)季节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份。 (3)人群分布: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惯差的人群。人群分布除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影响发病的因素 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因素如居民的生活条件、卫生设施、风俗****惯、战争、饥荒等,自然因素如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水旱灾害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强度。而个人卫生****惯、机体免疫水平及病原体变异或传入新菌型等,对发病强度影响也很大。
一、概述
3、主要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有时引起脱水、毒血症等并发症,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腹泻:是指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有大便性状呈黄稀水样便、米泔水样便等特征!!!
4、治疗原则
肠道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为: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进食、合理用药。
5、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可诊断。
预防控制
各项措施落实要“早、小、严、实”,即发现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到实处,而且要“同步进行、一次到位”!
确保饮食饮水安全
三管一灭
健康教育
搞好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