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重评李鸿章.pptx

格式:pptx   大小:1,897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评李鸿章.pptx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9/22 文件大小:1.8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评李鸿章.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评李鸿章
———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中心
汉语言文学1501
李佳瑜杨瑞嘉吴禹慧卢佳佳
(排名不分先后)
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历来对其褒贬不一。有称其为“晚清重臣”、“出色外交家”者,也有称其为“卖国贼”者,而其“卖国贼”称号的获得与他签订《马关条约》有莫大关系。本次介绍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中心,从历史微观处着眼,探寻一个真实的李鸿章,给其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头等全权大臣的委任
1894年7月,日本借中国出兵帮助朝鲜***东学党起义之机,挑起中日战争。
战争伊始,清廷内部便有“战”、“和”之分。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主和气氛愈来愈浓,遣使赴日求和遂成实际行动。
2月2日,伊藤博文曾与伍廷芳单独谈话,称“贵国何不添派恭亲王李中堂,郑重其事?”、“更添一爵位最崇之中国大员,会同定约,能负重,可期速成。”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方面已经指明要李鸿章到日本去商谈议和之事。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解释为日本方面认为李鸿章擅于卖国、敢于卖国,所以日本才选择他为议和代表。其实,当时日本提出了两个人,而清政府为顾及皇家颜面肯定不会让恭亲王去达成此事,因为谁都知道此次赴日谈判不是好差事,卖国必定要留下千古骂名,而不卖国又难成和约,权衡利弊,清政府只能将其交与李鸿章。
奕䜣
2月13日,军机大臣将廷寄电津,内云“李鸿章勋绩久著,熟悉中外交涉,为外洋各国所共倾服。今日本来文,隐有所指,朝廷深维至计,此时全权之任,亦更无出该大臣之右者。”接廷寄之后,李鸿章于22日应召入京。在其入京之前, 17日,清廷与日本政府之间曾通过美使田贝进行过公文往来,在往来中日本曾露出议和条件,“日本国政府以为中国于确认朝鲜独立、赔偿军费外,因战争之结果,割让土地及为将来之交际,缔结条约,非再派能谈判此等事件之全权使臣。”清廷虽极不满意此种条件,然而已经无力反对。
在26日,北京致东京的电报中称李鸿章对于日本“欲商各节,均有此全权责任。”由此可见,李鸿章未被召见之前,割让土地之条件已商量妥当。我们一直诟骂李鸿章赴日之前就准备出卖土地,此实冤枉之极。李鸿章也深知此去日本议和的后果, 27日,在乾清宫被召见时言“割地之说不敢担承,假如占地索银,亦殊难措。”与军机大臣议事时,李鸿章更语气坚决地说“割地不可行,议不成则归耳。”此外,他要求一向以“清流派”自居的翁同龢同往议和,翁急忙回绝,声称“若余曾办过洋务,此行必不辞,今以生手办重事,胡可哉?”这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罢了,他深知此去日本,可能导致身败名裂。3月2日李鸿章上奏折云:“但能争回一分,即少一分之害。……臣受恩深重,具有天良,苟有利于国家,何暇更避怨谤。惟是事机之迫,关系之重,转圜之难,均在朝廷洞见之中,臣自应竭心力以图之。倘彼要挟过甚,固不能曲为迁就,以贻后日之忧;亦不敢稍有游移,以速目前之祸。”此言虽有标榜自己的成分,但可以看出他对于时局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深知赴日谈判的艰辛与后果,知道自己此行或许会留下千古骂名,然事实所迫,仍不得不为之。
李鸿章在考虑日本对中国的土地要求之后,曾希望自己“以夷制夷”的策略能够在此运用。当时观日本之企图,“北则碍俄,南则碍英法,”所以,他认为英法俄等国有可能干涉中日之间的和约谈判。于是,他积极访问三国驻华公使,并请其将中日之间战争状况电告本国政府,但结果令其非常失望。英法认为“赴倭后,各国知倭索项,自有商酌,否则倭有以藉口肆行,各国难以干预”;俄国则称“应俟倭说出索项,如华难允,再出评论,方能得力”。因此,“赴各国馆,意在联结,而未得要领,计无所出。”对外联结未能获得成功之时,清廷已于3月4日发布了对李鸿章头等全权大臣的敕书,李鸿章不得不起身赴日。
二、谈判中的据理力争
李鸿章及其随员于3月14日乘德商轮船离津赴日, 19日到达马关。20日,双方代表聚于春帆楼,交换全权证书,并进行了第一次谈判。到4月17日止,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双方共进行了五次谈判。在此过程中,作为清廷的全权代表,李鸿章据理力争,一句掷地有声的言语“纵令再走数千里,岂能将我国人民尽灭乎?”是其鲜明的反映。综合来看,李鸿章的据理力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由于当时战争形势对清廷极其不利,因此在交换全权证书之后,李鸿章便令罗道宣诵拟请停战的英文节略,内称“现于开议和约之始,拟请两国水陆各军即行一律停战,……以为所请停战一事乃议成和款第一要义,”而后将其面交伊藤博文。由于在战场上日本正采取攻势,推迟停战不仅能使其在战场上获得更多利益,而且可以增加其谈判筹码,所以日方并不急于签订停战条约。伊藤在沉思片刻之后,答以明日回复。

第二次谈判时,伊藤虽然回复了中国的停战节略,但为达到使中国拒签停战条约的险恶目的,他们提出了苛刻的条款,主要有三点:日本军队占守大沽、天津、山海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