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方寸天地里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董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其中书画艺术和戏曲艺术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我们静下心来欣赏着挥毫泼墨的洒脱、舞台上唱、念、做、打的精彩,我们不由得心花怒放、心生自豪,为我们祖国璀璨辉煌的传统文化艺术叫好!
每当我进行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的教学时,我也有这种浓郁的心情和感受。尤其是小小方寸——邮票上有大量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戏曲艺术作品不断问世,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更让我从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也看到了邮票作为一种载体,为传承文明、传播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作出的重大作用。同时,邮票也是一种神奇的历史新课程资源,对推动历史新课程发展必将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国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之后又出现了篆书、隶书、楷书等文字,文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JP85《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邮资明信片(图1)。
图1
中国文字形成一门书法艺术则是在东汉末年,从此中国书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自古以来也出现了无数的书法家点缀着星光灿烂的书法天空。著名的有魏晋的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宋元时期的苏轼、赵孟頫、米芾,明朝的文征明等。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有一位赴法留学生曾这样向老外介绍中国书法:“楷书是走路姿势端正的人,隶书是走路稳重的人,草书则是在潇洒跑步的人。”2003年以来我国相继发行了《中国古代书法》系列邮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先后登上或即将登上方寸,演绎着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美丽。尤其是2010年《中国古代行书——行书》特种邮票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这“天下三大行书”搬上方寸(图2),并发行了宣纸版的小版张,令中国书法艺术大放光彩。
图2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画在古代称“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中国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
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特种邮票一套2枚(图3),分别是“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绘画作品。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画继承了战国以来帛画的特点,线条挺拔流畅,色彩绚丽典雅。《马王堆汉墓帛画》特种邮票一套3枚,外加一枚小型张(图4)。小型张反映的帛画出土于1号墓,呈T字形,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
图3 图4
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