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doc

上传人:nm3399 2015/3/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经济论文-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摘要: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失业出现了新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政府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调节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加强宏观调控。
关键词:和谐分配失业就业劳动力政府宏观调控

近年来,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官方显示,。200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解决好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是健全社保体系的核心内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要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就业问题。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据测算,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即使经济增长保持8%至10%左右的速度,每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0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一、我国就业现状的主要特点

1、失业从隐蔽到公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主要通过以下的两种途径将我国的人口失业的真实情况置于隐蔽性状态:一是通过户籍制度的实施,将农村劳动力全部限制在土地上,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二是按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的要求,以牺牲企业的效率为代价,把城市经济的失业人口隐藏在企业内部。目前,随着我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两部分的隐蔽性失业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出现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大量从农村涌向城市的民工潮的现象。

2、我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成为突出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生产垄断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状况的国有企业,它们既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组织;既是企业,也是社会;既有经济功能,又有政府职能。如今,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减少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和政府的负担,突出其经济实体的功能,讲究经济效益,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减员增效而造成的工人下岗失业的情况。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主要包括七种类型: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职工;濒临破产的企业在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销、解散企业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简的职工;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企业辞退、除名或开除的职工;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享受待业保险的其他职工。
3、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问题严重,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待解决。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人民公社制度给每个农村劳动力一个就业机会。并且每个劳动者都可以从集体劳动产品中分得一份几乎平均的收入:在这种体制下,即使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也不会有农民失业的问题。但是,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20世纪80年代农业改革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农业生产率提高和由此而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显性化。再加上近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