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侵略与反抗复习0.ppt

格式:ppt   大小:2,04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侵略与反抗复习0.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9/23 文件大小: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侵略与反抗复习0.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代史复****专题
1、中国近代史的时间: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近代史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可以概括为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分两个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9月)
1919
1949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热点问题:
1、四次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三大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两次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4、爱国将领:
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等。
一、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㈠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1、历史背景:
国外:
国内:
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处在上升阶段,尤以英国最为强大。
①清王朝由盛转衰,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②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泛滥成灾。
列强鸦片输入的直接目的:
牟取暴利/改变贸易不利地位
列强鸦片输入的根本目的:
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鸦片输入的危害:
A、白银大量外流,物价上涨,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B、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使清政府政治更加***。
D、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E、严重摧残国民的身体健康。
2、导火线/发动战争借口: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历史意义: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目的)
⑴、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注:这也是根本原因和主要目的)
⑵、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4、爆发及结果:
爆发: 英军封锁珠江口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历史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影响(危害):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①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②经济上: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③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大影响)
④地位上: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㈡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1、根本原因: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2、罪行:
①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占领了北京,并放火烧毁圆明园; (注:这是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一次被外国侵略者攻占。)
②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影响(危害):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对于现今的圆明园,有些人主张在原地对圆明园进行重建,有些人则极力的反对重建。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主张,你的观点又是如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①赞同重建:理由是:圆明园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和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重建圆明园,把它建成国家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恢复当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可以发展旅游事业,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反对重建:理由是:每一个遗址和残迹的历史感是任何复建后的景观都无法代替的,这段中国近代屈辱史对于以后世代中华民族的意义和价值要超过圆明园园林的价值。保留遗址,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的功能,时刻教育广大人民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深深地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只有提高国力,国家强大了,才能避开国难临头。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㈢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 (1894—1895)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1894年朝鲜爆发起义,日本趁清朝出兵之际也出兵朝鲜。
2、过程:
1894年9月,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国捐躯;1895年1月,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时间:
人物:
内容:
4、危害:
中国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