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2008抗震救灾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8抗震救灾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7/9/24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8抗震救灾心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8抗震救灾心得体会
四川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为我们提供了展示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契机,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将持续发展下去,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腾飞的不竭动力。观察思考抗震救灾中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机理,有两点特别值得一提。
第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践行"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在外界尚不了解灾情的时候就赶赴重灾区,提出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只要有一分希望就付出百倍努力;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为重大自然灾害遇难者设立国家哀悼日,第一次为黎民百姓降半旗……。这无疑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第二、大规模开放境内外媒体对灾区的采访报道,信息的实时高效传播激发起本能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同时引起爱心行动的共鸣和连锁放大效应。首先,国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足以证明,民众中并不缺乏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对生命的珍视和敬重、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同情心、互助心……,这次的集中迸发惊天地、泣鬼神,不仅有助于增加人际互信并积累社会资本,而且回答了政治精英对公民素质的怀疑和担心。其次,上下一心抗震救灾提升了社会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为凝聚广泛的社会支持,涉入"深水区"推行深层次改革提供了可能。
第三,国家哀悼日期间神州同悲的感人场面,让各级官员领略到权威的力量:依赖强制的权力让人被动无奈,而靠信赖、认同形成的权威导致发自内心的自觉服从。更为重要的是,信赖和认同来源于对公民需求的体察,更来自于对民意的顺应。第四,如果说信息公开、大规模开放境内外媒体采访属于紧急状态下的特殊措施,它所产生的巨大效果无疑增强了各级官员的自信,从而学会以更开明的姿态处理和媒体的关系,保障公民知情权,从大众动员的基础上发展到舆论的广泛监督。
总之,汶川地震后发生的一切正在改变着国人的认知、意识、观念和态度,改变着政府与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官员之间、民众之间的关系,政治生态的变化将会对宪政建设、民主化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政治文化等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