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传输设备查勘手册.doc

格式:doc   大小:10,331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输设备查勘手册.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23/2/20 文件大小:10.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输设备查勘手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传输设备查勘手册 】是由【jianjian4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传输设备查勘手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前言
查勘是一项有用性很强的工作,每一项查勘都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环境下进行,因此没有完全一样的查勘,只有类似的查勘。查勘时需要细心的观看和丰富的阅历,需要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特殊状况,并当场确定解决方案或临时过渡方案。
本手册是传输设备查勘手册(一般汇聚点和基站部分),手册除了介绍查勘方法和要点之外,还收集了一些查勘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案例,期望对设计人员的查勘,以及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都起到肯定挂念作用。
另外,本手册还针对新设计人员、合作单位员工,对基站查勘进行了规范和标准化,规定每个环节必需达到的要求,实现查勘标准化,查勘流程可把握,查勘结果可检查。
期望通过传输设备查勘手册的推广使用,使集体的阅历得到归纳总结和提炼,并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成为挂念查勘人员把握如何查勘、查勘什么、怎么查勘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助手。
2
1
目录
1 查勘概述 1
查勘流程 1
1
2
3
查勘留意事项 4
查勘工具 4
查勘照片拍摄要求 5
2 平面空间查勘 6
平面布局 6
6
7
7
走线架和槽道 9
9
10
11
11
3 主设备查勘 13
主设备简介 13
主设备查勘要求 15
疑难解答 16
4 配套设备查勘 20
电源 20
20
23
2
25
ODF 28
28
31
31
DDF 31
31
34
34
综合机柜 35
35
36
38
5 基站查勘记录的标准化 42
基站查勘要求表 42
基站查勘记录单 42
1
查勘概述
查勘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到现场调查察看。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查勘”、“勘察”、“现场勘查”都代表同一个意思,即表示在设计前,到现场进行调查和察看,记录相关资料和数据,为后面的设计工作做好预备。
查勘是设计工作的一个格外重要的环节,查勘所猎取的数据是否全面、具体和精确     ,对设计方案的必选、设计的深度和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输查勘包括线路查勘和设备查勘两大部分,其中依据传输机房的不同,设备查勘又分为一般汇聚点和基站部分,以及核心机房部分。本手册为传输设备查勘手册(一般汇聚点和基站部分),主要介绍一般汇聚点和基站机房的查勘方法、常见疑难解答。
查勘流程
依据具体的流程,查勘工作分为查勘前的预备工作、现场查勘工作和查勘结束后的汇报总结工作三个部分。

(1)了解工程所在地移动网络的基本状况,把握工程的建设方案,明确工程建设的理由及对质量和进度的要求。
(2)明确本期工程的设计内容及近、远期规划状况。
(3)明确本工程设计与其他专业(如电源、管线、交换、无线、数据等)的分工界面和协作关系。
(4)若为扩容工程,应借阅以前的相关设计文件,生疏并争辩原设计内容。
(5)对托付函/任务书的内容、性质、规模等问题不够明确或需要建议补充完善的问题,应与拟定托付函/任务书的单位或部门联系,予以明确和补充。
(6)生疏本工程的合同文本、设备配置、机架面板图和分工界面,列出各站点配置的设备数量、需新增的配套设备数量及所需的电源负荷等,并预备相关的设计资料。
(7)预备查勘工作中需要的表格、查勘工具、仪表、车辆和费用等。
(8)拟定初步的查勘工作方案、日程及进度支配,准时与建设单位联系,请他们作必要的协作和预备工作(如:供应查勘中需要的资料、派专人帮忙查勘工作等)。
2


(1)到现场实地查勘之前,应先赴建设单位,具体介绍本工程的查勘任务、工程的特点、工程设计初步拟定的方案、查勘设计工作方案等,并请他们对查勘设计工作赐予指导和帮忙,派人参与现场查勘工作。
(2)建设单位若要求变更设计任务书或提出有关本工程的其他要求时,应报请下达任务书(托付函)的主管单位及工程项目总负责人,在未得到明确的指示前,可以按两种方案进行查勘工作。

整理调查搜集的资料和争辩设计方案是查勘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在进行现场技术查勘时,要与电源、管线、土建专业亲密协作,应当做到边看、边问、边记。准时分析总结和整理调查中所得到的资料,以逐步形成设计方案。一般来说,查勘工作中有新建传输机房和已有传输机房两种状况。
●新建传输机房
(1)调查了解现有传输网的网络组织状况(通信设备制式、规模、容量、路由及局站分布等),以及传输网将来的进展和规划思路(主要是和本工程有关的部分)。
(2)要与交换、电源、管线、土建等专业亲密协作,确定机房内各功能区域的划分(主要指电源、交换、数据、无线等机房)。
(3)具体查清光缆的进出线路由,调查核对传输机房地面荷载,(平房或一层可以不考虑)、净高、层高及相关的工艺资料(如:槽道、孔洞、空调等)。
(4)征求建设单位维护部门对新设传输机房设备、平面布置的意见,以及对配套设备的选用意见。
●已有传输机房
(1)核对原有机房的总平面布置图,标注各机房的相对位置及间距(主要指电源、交换、数据、无线等机房)。
(2)核对原有传输机房的设备布置平面图,记录各列安装的设备状况、排列位置、机列面对、列间距离及其他相关尺寸。无平面图时,需现场测量机房平面尺寸及设备的机列位置、机列面对、列间距离和其他相关尺寸,现场绘制平面图,重点标出电源、接地排、线路侧ODF架的位置。
3
(3)调查和核对并具体记录传输机房已有传输设备、数字配线架、光纤安排架、列头柜、直流配电屏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端子分布、使用状况及使用方法,并征求建设单位对利旧、更新或新增同类型设备的意见。
(4)核对原有传输机房槽道/走线架安装图及相关安装尺寸(安装高度、槽道或走线架宽度、地槽及孔洞相对位置等),并商定本工程设备安装方式,初步确定安装工程量。
(5)核对原有传输机房光缆进出局路由、通信系统、公务系统、网管系统、告警系统、同步系统、电源供应系统的组织、布线连接和路由,商定本工程新增设备的布线路由和位置。
(6)调查传输机房的活荷载(平房或一层可不考虑),净高及有关的工艺槽道、孔洞等资料,是否满足本工程新增设备的需要。
(7)调查并核算直流供电系的压降安排是否满足本工程新增设备的需要。

现场查勘工作基本结束以后,在离开查勘地点之前,必需将查勘工作的初步结果向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汇报,征求建设单位对工程设计推举方案的意见。介绍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初步推举的本工程新增设备的安装位置。
(2)工程设计的范围和与相关专业的分工。
(3)初步推举的本工程通信系统和配置的设备与原通信系统和设备的连接、割接开通方案。
(4)需要建设单位或维护部门协作的其他问题。
(5)确认所需资料齐全、现场查勘认真,提出设计方案并汇报,认真填写ISO9001现场查勘记录表,在双方达成共识后,请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查勘结束回院后,需将查勘的全部状况向项目总负责人、审核人做具体的汇报,提出对工程设计推举方案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此外,查勘回院后,应先着手绘制平面图,便于建设单位安装光纤配线架或其他配套设备等,同时统计配套设备的数量,包括ODF、DDF、列头柜、直流配电屏及槽道。
5
查勘留意事项
查勘工作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在查勘时,除了要广泛的搜集资料,细心的记录现场的每一点一滴外,还需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建设单位提出的超越任务书范围内的要求,应马上向部门主管或项目总负责人进行汇报,不能任凭答应建设单位的要求。
(2)对于一些未能取得统一的看法,应与建设单位进行协商,广泛征求意见,把问题尽快在编制设计文本前解决。
(3)对于查勘中发觉的问题,应准时和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并从设计角度提出解决方法。
(4)勘察结束后,肯定要向建设单位汇报查勘的状况,并请其在查勘报告上签字确认。
查勘工具
为确保现场查勘数据的精确     性,查勘时必需携带必要的勘察测量的仪表、机具。-1,查勘人员可依据具体查勘内容选择携带必要的查勘工具。提别提请留意:动身之前肯定要检查查勘工具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1查勘工具列表
序号
查勘工具
用途
1
钢卷尺
测量机房及设备尺寸、线缆长度等
2
激光测距仪
对于较长距离、钢卷尺不便利测量的可使用激光测距仪
3
数码相机
现场拍摄,挂念记忆
4
指北针
确定机房朝向
5
绘图板、白纸
便利记录
6
水笔、彩色笔
不同颜色代表不用内容,便利查看
此外,还应预备“工程询问设计现场勘察记录”表、身份证和工作牌,对于已有传输机房查勘,为便利记录和提高效率,还应在动身前打印机房平面图、设备面板图、路由图、电源图、ODF和DDF等图纸。
查勘照片拍摄要求
查勘时顺手拍下机房、设备的照片,是“纸笔记录”方式的重要帮助手段,能够有效弥补“纸笔记录”的缺陷和不足,拍照已成为查勘的一项重要工作。
查勘拍照不同于摄影,只要能真实、明确地反映出所拍摄物的现状即可,拍摄时需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5
照片上最好显示拍摄日期;
应在每天查勘结束后准时整理当天的查勘照片;
拍照后应马上检查拍照效果,打算是否需要补拍;
连续查勘多个站点时,可在正式拍摄某个站点前,先在纸上写明站名并拍照,或直接拍摄平面图上的站名信息;在连续拍摄多个类似设备时,也应先拍摄设备标签信息,挂念后期归集整理;
拍摄近距物体时,可使用近距、防抖动模式,但需谨慎使用闪光灯,防止反光;
对同一物体(如机房空间)可进行多角度拍摄;
对查勘拿不准的地方,也可拍摄下来,再与建设单位或其他设计人员争辩定夺;
拍照只是帮助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纸笔记录”,只有正确、有效地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才能圆满、高效地完成查勘任务。
6
平面空间查勘
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是指整个机房内各设备的安装摆放。其中既要考虑现有设备的布置,也要考虑将来机房进展预留设备位置,同时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平面布局一般分为新建机房及现有机房加装设备两种。

对于新建机房,涉及到的各种设备包含光传输设备、数字配线架、光配线架、交直流电源设备(沟通配电屏、直流配电屏、开关电源、列柜),如何支配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不能只考虑目前设备需求,需要进行长远规划,需要留意以下事项:
(1)考虑传输机房与其他机房楼层间上下连接的孔洞的相互连接关系,以及维护的便利性。
(2)DDF架、ODF架是关键的公共设备,它与架间布线、与不同专业之间的布线都有很大关系,应综合考虑尽可能选择最短路由,使各种线缆长度尽可能的短。
(3)DDF架进出的信号线比较多,靠近DDF区域的走线槽内走线比较多,因此要考虑走线槽的容量和负荷的分摊。
(4)ODF尾纤走线原则上尽量与一般信号线分开,可适当考虑单独的尾纤走线槽。
(5)各区域接地排的设置:接地铜排作为全部设备必需连接的电源设备,在布局中应当留意尽量靠近机房设备,对于较大机房,可考虑在不同位置设置多个接地铜排,以便利设备地线布放。
(6)对于一些较小的传输汇聚节点,机房面积不大,布线较少。设备区、电源区和配线区无法有效划分,在规划中尽量按机列分开,在布局中充分考虑各种线缆的走线便利。
(扩容)
由于现有机房已安装不少设备,机房的总体规划早已做好。勘察时只是依据原有规划、分区原则等支配本期工程设备位置。一般是考虑机列内的设备布置,原则上传输设备、DDF、ODF分列安装时,应从机列同一端开头摆放,尽量避开从机列中间支配的现象。
8

(1)应预先了解本工程安装的各种设备的数量、可能接受的厂家设备及各设备的尺寸(即高、宽、深),同时要了解设备是否可以背靠背安装。
(2)应事先预备好机房平面,并在现场进行要核实、更新;如没有,在现场要认真测量。核实机房现有设备、楼板洞、接地排实际位置,并用不同颜色或图例标明本期新增设备安装位置。
(3)照实记录机房平面,特殊需要留意机房开门位置,平面南北朝向,楼层及楼层高度等小问题。
(4)设备布置应留意单列设备正面朝向,DDF要标明A面和B面。
(5)对于有防静电地板的传输机房,勘察时需要测量防静电地板的实际高度,计算出本期新增设备所需要的机墩尺寸和数量。

【问题1】:新建传输机房各区域如何进行划分?
【解答】:依据机房实际状况,可以设计不同的规划方案:
(1)传输设备放在机房中间,ODF、DDF设备放在机房两侧,这种方案适合机房上下线空洞分布在机房两侧,如下图:
此方案比较适合大中型机房布置,有利于走线槽内布放线缆负荷的分摊,同时设备区和配线区相对集中,便利维护。
(2)传输设备放在机房一侧,ODF、DDF设备放在机房另一侧,这种方案适合机房上下线空洞分布在机房一侧,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