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生命与死亡的见证者.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命与死亡的见证者.doc

上传人:unnwldv331 2017/9/24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命与死亡的见证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命与死亡的见证者
摄影,在一种阴郁的存在中,留住死者
――罗兰?巴特

我非常喜欢苏珊?桑塔格,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其涉猎面极宽,小说、戏剧、文学评论均有建树。她优雅、高贵,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影视人,却没有看过她的摄影圣经《论摄影》一书,是不可原谅的。书中,经典文句、华彩段落迭出,像“所有照片都是死亡的象征。摄影就是参与另一个人(或物)的必死性、脆弱性、可变性。所有照片恰恰都是通过切下这一刻并把它冻结,来见证时间的无情流逝”。
我从纪录片《安妮?莱博维茨的浮华视界》,了解了女摄影家莱博维茨,也认识了苏珊?桑塔格。她们俩,一个是纽约最好的时尚摄影师,被评论家们称为“摄影师中的左拉”;一个是美国最睿智的女作家。她们相识于1988年,那时莱博维茨三十九岁,桑塔格五十五岁。她为她拍摄随笔集《疾病的隐喻》的封面,她们搬进了纽约同一栋公寓,不住在一起,彼此都看得见对方的房间。她们之间的关系有许多传说……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纪录片,走进拍摄对象,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是人物传记纪录片创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安妮?莱博维茨的浮华视界》有着莱博维茨本人真实的讲述、大量图像图片和其他相关人的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的许多名流贤达、新闻事件背后的人物,不仅进入过莱博维茨的照相机镜头,也进入这部影片的摄影镜头里。
安妮-莱博维茨外形高大、一头金发,戴着眼镜,从不化妆,声调颇似男音,做事果断干练,堪称工作狂人。杰出女艺术家的模样大体如此,《拆弹部队》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也是这副外形,只是女性味稍浓一些。了得的毕格罗是奥斯卡创立八十二年以来第一位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导演。
莱博维茨无疑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她曾三度入围《美国摄影》“一百位摄影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她是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年薪高达200万美元。她为英国女王拍摄一天肖像,薪酬就达10万美元。她先后担任过《滚石》、《生活》和《名利场》杂志的首席摄影师,近年来《名利场》大多数有名的杂志封面都出自她的镜头;她是驾驭镜头天才,有着随心所欲驾驭其拍摄对象――通常是大牌明星听其呼唤的能力。她能够用灵魂捕捉拍摄对象潜藏最深的精神特质,用灵魂***镜头前那个人的心灵世界。所以,她所拍摄的照片总是能够造成轰动效应。
摄影与纪录片,真实性是它们的相同之处,显然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幸运的,莱博维茨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影像被巧妙地用在了影片中,于是,莱博维茨在开车行进中,镜头迭入闪回五十多年前的生活场景里,“小时候我对摄影没什么兴趣,选择摄影完全是因为家庭氛围。我母亲善于纪录生活点滴,我们都****惯了她在那里随时拍摄,我母亲把照片挂满了整个屋子,看到那些家庭照片我总会非常感动。”
1949年10月2日,莱博维茨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父亲是空军上尉,参加过越战。由于父亲常常转换驻地,兄妹四人跟着父母不停搬家,一家人整日生活在车上,莱博维茨说,
“我们等于生活在车上,在车上长大的人,很容易成为艺术家,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透过车窗看到的一幅幅胶片,这就是我观察世界的方式。”
后来,父亲给她买了一部小相机,莱博维茨用它在基地周围拍照,那是她接触的摄影启蒙。1967年,安妮进入旧金山艺术学院,学的就是美术。莱博维茨坦承从事摄影,法国摄影家布烈松对她的影响最大。第二年夏天,她参加了摄影社团,当时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