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仲恺医院).ppt

格式:ppt   大小:166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仲恺医院).ppt

上传人:yixingmaoj 2017/9/27 文件大小:1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仲恺医院).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
仲恺医院陈爱文
AMI治疗经历的三个阶段
CCU的建立(70年代)
溶栓(80年代)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90年代)
冠状动脉再灌注手段包括那些?
静脉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
由于介入治疗的发展,需要急诊CABG的病例越来越少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ST段抬高型 AMI-红色血栓
溶栓、PCI
非ST段抬高型 AMI-白色血栓
抗栓、不溶栓
静脉溶栓优点:
技术要求不高,简单易行,应用方便迅速,费用相对低
对保护左室功能,降低病死率有明显疗效
故已成为AMI早期再灌流治疗的标准策略
溶栓治疗目前依然是急性心梗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
溶栓治疗的不足
无论使用何种溶栓药物,静脉溶栓的再通率约为60%~70%,其中仅50%的患者溶栓后冠脉血流达到TIMI3级
溶栓后心肌缺血复发率或冠状动脉再闭塞率为15%~20%
约有1%~2%的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
部分患者因各种禁忌证而不能接受溶栓治疗
AMI绿色通道的概念
时间就是心肌!
医务人员要明确树立
“时间就是心肌”的观点
尽量缩短耗费的时间:
,
,
,缩短就诊至溶栓、PCI的时间
要对患者下列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及时选择最理想的再灌流方式。
症状出现时间、
病情危险程度、
溶栓的风险、
转运到PCI导管室的时间
对于ST段抬高型
急性心梗,医务人员都要认识到:需要用处理创伤病人(出血)的方式来迅速分检病人,实施各种抢救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