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从“言而不明”到“言之有物”.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言而不明”到“言之有物”.doc

上传人:cj83252951 2017/9/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言而不明”到“言之有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言而不明”到“言之有物”
【摘要】一所“年轻”的学校,一群年轻的教师,如何尽快完成由新手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化,是学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校校本研修中引入“PCK”理论,让校本研修指向性、实践性更强,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通过“观察―修改―转化―反思”这个过程,以案例研究等方式提升教师“PCK”水平,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PCK 课堂观察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案例缘起
俗语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在当今社会已经被众多学者所诟病,批评其说的不严谨、不精当。而笔者认为,如果把老师的知识体系比作一桶水的话,我们不能只关注教师拥有的知识量,更要关注他们的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能力。哪怕一位教师只拥有一瓶水,只要倒水技术好,也能让另一个同样大小的瓶子注满水;可是如果倒水技术不好,即使教师自己有一桶水,能倒给学生的也所剩无几了。这种“倒水的技术”就是“PCK”。
所谓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它是关于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的知识,它具体表现为教师知道学生的理解难点,知道使用怎样的演示、举例、类比等来呈现学科知识,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而形成的知识。
一所“年轻”的学校,一群年轻的教师,如何尽快完成由新手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化,是笔者所在学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校本研修中引入“PCK”理论,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通过“观察―修改―转化―反思”这个过程,提升教师“PCK”水平,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案例呈现
,确定观察点
我们选择了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不足一年,第一次执教一年级的语文教师作为观察对象,并通过“课堂观察”来研究她PCK成长的过程。
新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我叫“神舟号”》,观察团队分析后发现这篇课文是小朋友学完汉语拼音后,第一次学****的课文,字数多,有对话,学生理解有难度。更重要的是这篇课文第一次出现了“自然段”这个知识点,语文老师如何把这个知识点清晰地传授给一年级的小朋友,就成为此次课堂观察的
PCK知识点。
,做主题式观察
第一次授课,新教师自己独立备课,旨在从中了解教师PCK的原始状态。听课团队以教师如何教会学生“自然段”这个概念为主题,开展课堂观察。听课老师观察到:
教师在设计自然段教学时,直接把关于自然段的界定告诉学生,再带着他们把课文中的自然段标出来。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班上只有极个别的孩子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正确地标出段号,大部分孩子显然没明白老师想让他们做什么。
,提出修改建议
听完课后,观察团队针对教师课堂上“自然段”这一知识点的呈现,提出了大幅度的修改建议:
第一,直接把自然段落的界定知识灌输给孩子,远不如引导孩子自己发现自然段的含义有效。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这篇课文和之前所学的课文不同之处,引导孩子发现自然段的本质:开头空了两格。
第二,课件制作时严格按照书上格式,这样能帮助孩子快速地找到自然段的位置,并且,在将两格位置转化为自然段的序号时适当地运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生动有趣又直观。

第三,可以让学生自己上台指指,提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