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公司并购动机国外研究综述.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司并购动机国外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好好用文档 2017/9/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司并购动机国外研究综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司并购动机国外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并购即是公司的兼并与收购,美国自发生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来,学者就开始对企业并购的动机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外并购动机观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企业并购;委托代理;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一、效率动机
并购的效率动机在于对并购后公司潜在效率的追求,包括节约交易费用、效率最优化等。效率理论从交易成本学说出发,依据“内部化”理论认为,并购行为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或者降低经营风险,进而提高运作效率以获取利润,其效果被称为并购的“协同效应”。由Weston提出的协同效应理论认为公司并购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有益的,这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体现在效率的改进上。Porter提出企业并购后还存在“运作协同作用”,即相关或相似部门的合并减少了费用,同时各部门的分工专业化又提高了运作效率。知识在更广大范围内的转移使其功效放大。Jensen又提出当并购公司的经理人具有比被并购公司经理人较高的计划、监督和实施能力时
,还会产生“管理协同作用”。
二、分散风险动机
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企业的经营活动时时存在风险。如果企业的产品品种单一,一旦市场需求低迷时,企业就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的安全,通过混合并购行为,进行“资本组合”,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依靠新产业和多元化经营来支撑企业,以降低或分散企业经营的风险性。混合并购分散风险的功能具体表现在:实现资本投向的多元化,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利用资本来源的多元化,通过“共同投资,共同收益,共担风险”减少投资风险;利用资本运作的多元化, 通过增量的多元扩张与存量的分流置换回避市场风险。
三、委托代理动机
代理理论认为是追求私利的管理者驱动了并购活动的发生。Mueller(1969)提出假设,认为代理人的报酬决定于企业的规模。因此,代理人有动机通过收购使企业规模扩大,而忽视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率。Jensen 和Heckling认为,部分代理问题使管理者容易丧失工作积极性,或导致其额外的消费,因为这种代理成本将其他大多数的所有者承担。Fame and Jensen认为通过报酬安排、经理人市场、有效股票市场以及将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机制
,可以减缓代理问题。当这些机制都不足以控制代理问题时,接管将可能是最后的外部控制机制。这一理论还产生了控制机制论、管理主义、骄傲假说等几种并购理论。
四、垄断地位动机
垄断理论认为,并购行为主要用于获取特定市场的垄断地位,垄断地位可获得强大的市场势力,即指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强大的市场势力可以使企业获得垄断权,这种垄断权有利于企业保持垄断利润和原有的竞争优势。该理论认为并购活动主要动机在于借助并购可以有效地降低进入新行业的障碍,通过利用目标企业的资产、销售渠道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实现企业低成本、低风险的扩张
可以减少竞争对手,从而增强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保持长期获利的机会。获取垄断的并购,最有可能在横向并购中出现,即把相同性质的企业纳入自己的管理范畴,以消除市场竞争取得垄断地位,其结果主要表现为产业集团公司有“合谋”垄断的动机和可能。Coase提出的交易成本学说,而Williamson(1991)对Coase 的观点做了最有力的推广和扩展,他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