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人教版(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人教版(5篇).docx

上传人:游园会 2023/2/2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人教版(5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人教版(5篇) 】是由【游园会】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人教版(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人教版(5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人教版篇一
: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娴熟的进展竖式计算。
:
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学问的精神和仔细计算的良好****惯。
:
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
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参观参博物馆啊?
生:想。
师:就让我们和这些同学一起动身吧!
二、新知探究
(一)1、观看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答复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小组内沟通,然后汇报,师选择性的板书例1的问题。
(二)学****例1
(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教师一共多少人?
1、学生列出算式:35+2
师:为什么用加法?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教师数合起来”就行,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里的小棒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就是37根。
3、学****竖式
师生一起拿出计数器,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竖式的写法,
师:你认为应当从什么数位开头计算?同桌的小朋友开头议一议。
生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各位开头计算。个位上是5+2=7,7应当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争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齐?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一样数位上的数对齐。
(三)学****例2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由于博物馆比拟远,我们给小朋友们预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当哪两个班做一辆车呢?
假如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同学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同学合乘一辆车可以吗?
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学可不行以合乘一辆车,请列出算式。(板书:35+32)
2、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计算一下。
学生自由算,教师巡察,适时帮忙学困生。
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摆小棒法。
3、合作解决竖式
师:刚刚同学们利用口算和摆小棒算出了35+32的结果。真棒!现在,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一下。
小结: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一样数位上的数对齐。
三、稳固新知
(一)根底练****br/>课本第12~13页“做一做”
(二)综合练****br/>课件出示练****题。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我学会了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一样数位要对齐。
板书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个位对个位,
十位对十位,
一样数位要对齐。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人教版篇二
1、学问与技能:
(1)熟悉刻度尺,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受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仔细的****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究竟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日我们这几课就学****这个问题。

学****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争论。
b沟通汇报:刚刚同学们想了许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教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一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教师的三拃长。
由于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肯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一样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展测量。
学****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答复,教师总结,
数字小格大格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预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第3页例3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肯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留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预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精确的测量自己预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
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沟通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察指导,引导学生留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1、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为了照看理解力量差点的孩子,稳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
2、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推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精确的把握测量的方法。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
熟悉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



,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人教版篇三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受熟悉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景了解线段的画法和意义,把握线段使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增加数学体验意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育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悉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推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教学工具
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铅笔两根(一曲始终)、毛线一根、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预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察。沟通结果。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
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以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的线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奇怪心和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构建新学问,做好了学问、力量与心理上的预备。
,贴在黑板上.(要贴成弯弯的)
,贴在黑板上.(要贴成直直的)
:这两根线有什么不同?(这两根线的外形不同,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有许很多多向这样的的线.(指着直的线段说)
、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比着,在黑板上各画一条线段.
,说:“今日,我们就来学****这样的几何图形,这种图形叫做线段.”
师:教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补缀补要用着。”
学生指名答复:毛线
师:今日教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一些数学的学问和本事。(板书课题:线段)
二、自主探究,学****新知
1、熟悉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