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董仲舒
第二课儒学的兴起
《春秋繁露》书影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秦始皇
一、“焚书坑儒”(儒学受到打击)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该措施的实质是什么?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有何影响?
直接原因:儒家学派批评时政
实质:实行思想专制。
影响: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中国思想界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思考:汉武帝为何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材料三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四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董仲舒《春秋繁露》
请思考:汉武帝为何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材料五: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天意”、“天志”的自然法规。
请思考:汉武帝为何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三纲五常
“君权神授”
“大一统”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主专制
思想统一
思想主张
作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
统治者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三纲五常”
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4、评价:
结束了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②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①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思想文化专制
实质:
积极:
消极:
3、特点:
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
①罢黜百家
②重用儒生
③表彰六经
④兴办教育,设立太学
汉武帝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