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5.9 当归补血汤源流及配伍效用关系研究进展3000字符.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9 当归补血汤源流及配伍效用关系研究进展3000字符.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9/2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9 当归补血汤源流及配伍效用关系研究进展3000字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归补血汤源流及配伍效用关系研究进展3000字符
当归补血汤源流及配伍效用关系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总结归纳当归补血汤的源流演变和发展,分析当归补血汤的组成配伍,掌握配伍与效果、主治间的内在关系。方法:以古今文献为出发点,探究当归补血汤配伍比例、规律以及主治病症等。结果:针对当归补血汤,不同医者存在不同的看法与认识,但其所治之根本在于血虚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基于不同配伍下的当归补血汤,补血作用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结论:补血是当归补血汤的主要作用,而“血虚”贯穿于整个病理变化过程。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源流;配伍
当归补血汤是补气生血方,基于《方剂学》教材下,其属于“补血剂”范畴。当归补血汤具有药简力专、配伍独特的基本特点,致使其得到医学界的关注与重视。为探究当归补血汤源流及配伍效用关系,笔者结合古今文献,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当归补汤的基本概述

当归补血汤,中医方剂名,是一种补益剂,主要功效在于补血,常用于血虚阳浮发热证、妇人经期及产后血虚发热头痛等,临床上,其在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瘀阻者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归与黄芪是其主要成分。

当归,中药名,是伞形可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要产于甘肃东南部,其主要作用在于补血活血、润肠通便以及调经止血等,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跌扑损伤、虚寒腹痛等,味甘、辛,性温,以归肝、心、脾经为归经。

黄芪,亦被称之为绵芪,主要作用在于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菌以及保肝等,主要用于治疗阳气虚弱、肺气虚证、慢性肾炎水肿、气血衰弱等,味甘,微温,以归肺、脾、肝、肾经为归经[1]。
2源流演变与发展
据考证,《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中最早出现当归补血汤,其原方如下所示:一两二钱当归(去尾)、一两炙黄芪、三片生姜、五枚大枣,主要用于治疗血少之“居经”症。其中,此方中的黄芪与当归以5:6为比例,相较于当归而言,黄芪适当少些。金元时期,由李东垣创的“当归补血汤”,涉及三种形式:第一,出自于《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药方如下所示:一两黄芪、二钱当归酒洗,采用温服方式,主要用于治疗肌热、燥热、目赤面红等。第二,出自于《脾胃论·肠澼下血论》,药方如下所示:一两黄芪、二钱当归身,采用水煎服方式,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大渴不止、烦躁等。第三,出自于《兰室秘藏·杂病门》,药方如下所示:一两黄芪、二钱当归,主要用于治疗燥热、口渴引饮等。
相较于而言,陈氏的当归补血汤早于李东垣,但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更具影响力,后世诸多同名方剂,均以李东垣的药方为依据。例如,出自
朱丹溪的《脉因证治》当归补血汤,采用一两黄芪、二钱当归的剂量。然而,部分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和当归配伍存在变化,许浚的《东医宝鉴》以五钱黄芪、二钱当归酒洗为标准,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以一两黄芩、三钱当归为标准。与此同时,在病症治疗范围方面,后世的当归补血汤得以扩展。例如,由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中所记载的当归补血汤,主要用于治疗“妇人素禀怯弱、血气虚耗??”。由汪喆所著的《产科心法》中所记载的丹桂补血汤,不仅可用于产后乍寒乍热治疗,亦可用于治疗产后血虚发热[2]。
2配伍与功效
据相关文献记载,5:1是黄芪和当归的常用配比,例如,《内外内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