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休克与循环支持
心脏中心易忠
定义
休克(shock)定义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其结果为循环系统功能衰竭,从而不能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的代谢障碍,器官功能受损,最终细胞死亡。
休克的本质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组织缺氧
分类
一)根据病因及病理生理分类
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及血压,有3个因素
适当的有效循环血容量
正常的心脏功能
正常的周围血管功能
上述三个主要因素有1个发生异常,即可引起休克。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休克晚期,3个主要因素常同时存在
血容量充足
心泵功能正常
血管容量正常
正常血液循环
血容量
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泵功能障碍
心源性休克
血管容量
血管源性休克
休
克
一)根据病因及病理生理分类
1. 低血容量休克
失血性休克(如消化道大出血、肝脾破裂出血等)
失水性休克(大量腹泻、呕吐、出汗)
血浆丢失(大面积烧伤)
2. 心源性休克
心肌收缩无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引起的泵衰竭)
严重心律失常(室速、室扑、室颤等)
心室射血障碍(如大面积肺梗死、室间隔穿孔)
心室充盈障碍(如急性心包填塞)
3. 血管源性休克
广泛末梢血管扩张——循环血量相对不足(过敏性休克)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循环血量绝对不足
分类
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
一)组织细胞的改变
线粒体改变:细胞缺血、缺氧——线粒体肿胀破坏——能量产生受阻——ATP减少——钠泵功能下降——细胞肿胀
溶酶体改变:细胞缺血、缺氧——溶酶体破裂——各种酶进入细胞基质——细胞自我消化而亡
二)对心脏的影响
血压降低,冠脉供血不足——抢救是否成功关键之一
感染中毒性休克时,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
心肌抑制因子、缓激肽等抑制心肌的因子增加
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等
心肌内微循环血栓形成
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