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老舍(舒庆春).ppt

格式:ppt   大小:1,504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舍(舒庆春).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7/9/29 文件大小:1.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舍(舒庆春).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舍与《骆驼祥子》

课堂讨论
老舍是京派吗?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正红旗人。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第一节、老舍的创作道路
老舍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字数达800万字。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编辑出版的《老舍文集》。该文集共16卷,收录了作家1925至1966年的文学著述,按文学体裁分类和写作年代编次,并且根据初版本或者其他版本作了校勘。1999年,为纪念老舍百年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老舍文集》出版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老舍全集》计19卷。
老舍,原名舒庆春,他把“舒”字拆成“舍”、“予”两字,取名“舒舍予”,后来干脆叫起“老舍”来。之所以这样,是****惯于北方的朋友会面时亲热的叫法,如“老王、老马”等。另外,又有舍己为人、奋发励志、“舍我其谁”之意。
生平与创作
老舍之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老舍即受到残酷迫害。同年8月24日投太平湖***。
文化界把老舍之死与屈原投江相提并论,认为是“文革”中最具英雄主义气概的抗争行为之一。
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1968年,经过层层推荐评选,老舍成为当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后一个候选人。这时,老舍已***身亡两年。
瑞典文学院通过驻华外交官打听老舍的下落,知道真相后,按照不颁奖给死亡作家的成例,把奖颁给了同样来自东方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老舍小说创作的特点
老舍在中国文学史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一、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格外关注,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而这一切又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表达的。
二、他第一个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1,传统文化的反思者
老舍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濡染而成的、体现于小市民身上的老大中国的种种劣根性予以批判,显示出一种叛逆儒学传统的姿态.
《二马》把中国国民性置于中西民族特性的对比中,以独特的角度***中国传统文化,显示了开阔的文化批判视野.
《猫城记》在“猫国”这个“异城”中探讨古老民族的性格和命运,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身上的毒瘤。
《离婚》批判由传统文化沉积在男女、婚姻、家庭中随遇而安、消沉疲惫的“好人”哲学,表现作者的文化批判意识已相当自觉。
《骆驼祥子》中小福子、虎妞的悲惨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封建家长一手造成的。
《四世同堂》老舍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却体现得更趋辩证和全面,既希望在战火中清算传统文化的毒瘤,又满怀更新民族性格的信念,表达了对儒家理想家庭模式的深情眷念。
2,市民社会的表现者
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以北京市民社会为中心而展开的,因此被称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老舍说:“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象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