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附件:
学科、专业(领域)简介
001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0571-61080337)
(一)专业学位:
1、作物(095101)
作物科学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本领域重点围绕水稻、玉米、棉花、甘薯、小麦等重要农作物开展遗传、育种、农作制度创新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本领域目前拥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9人,博士26人,,浙江省千人计划1人,浙江省政府特聘教授2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计划9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硕士生导师15人。本领域已形成了由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思想活跃的学术团队。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农业部重大转基因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50余项,发表论著近300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培育和审定了10多个新品种,其中包括多个彩色甘薯、彩色马铃薯和观赏甘薯、功能保健型甘薯等新品种。该领域拥有仪器设备先进的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农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浙江农林大学创新农作制度研发与培训中心和薯类作物研究所,建有实验农场和教学实践示范实习基地。
2、园艺(095102)
园艺领域主要包括园艺作物栽培生理与设施园艺、设施专用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园艺产品采后生物学和贮运保鲜及综合利用等研究方向。本领域开展了多种特色园艺植物栽培生理与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在园艺作物抗病、抗逆和品质改良;功能蔬菜种质创新、特色作物生殖基础等方面研究特色明显;以现代生物技术、制冷技术、包装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着重研究我省特色水果、蔬菜分子遗传改良、贮藏生理代谢、采后病理与病害控制、保鲜与贮运工程技术、园艺植物规划与设计、茶叶加工技术等。
本领域目前有教学科研人员3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6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14人,讲师9人,实验师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第三层次3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人,省钱江人才计划资助1人,硕士生导师19人,博士生导师1人(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
近五年来,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德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0余项,项目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主编(参编)教材(专著)5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30多篇。由本学科成员组成的“园艺作物品质调控机理及安全生产研究技术团队”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同时学科成员担任浙江省“蔬菜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副组长、浙江省“蔬菜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学科内多名教师参与浙江省花卉、果品、食用菌等浙江省创新团队。
该领域拥有仪器设备先进的园艺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园艺产品品质调控实验室、园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中荷种子研发中心、浙江农林大学创新农作制度研发与培训中心、现代森林培育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农村发展研究所、山区发展研究所,建有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以及实验农场和野外科研、教学实践示范实习基地。
3、植物保护(095104)
植物保护领域重点围绕水稻、小麦、蔬菜、瓜果和林木等农作物病虫害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并已在重大有害生物的预警与综合治理、植保投入品的风险评估和应用开发、农产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在技术应用与推广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领域设有农业昆虫和害虫防治、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和农药学三个培养方向。
本领域目前有教学科研人员33名,其中教授(含研究员)6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员)16名,讲师7名。专业教师中博士26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9人,硕士导师20人。
近5年来,本领域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863、984、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行业专项等)26项、省部级(省基金、科技厅重大)项目57项,其它项目51项,累计科研经费1400万(其中植物保护类技术应用和推广类项目占54%),获省、部级奖10余项。近五年来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1篇,EI收录5篇,ISTP收录1篇,出版学术专著22部。
4、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13)
食品加工与安全学位点属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主要包括食品贮藏与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化学与营养三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学位点导师主持和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20多项,发表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