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建设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5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设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3/3/3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设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建设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建设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建设项目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
二。**年*月
********勘察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
1前言
1。1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该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约***。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21-21),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级;场地等级为*级,地基等级为**级。
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
本工程勘察采用的技术规范为国家、省、市颁布的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定;
(2)满足规划设计条件对勘察的要求;
(3)满足本工程建筑设计对勘察的要求.
根据拟建建筑物性质、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依据详细勘察阶段的技术要求,本工程勘察的目的是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扒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查明建筑场地有无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对场地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查明拟建建筑场地地层结构、组成及各地基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着重查明基础下的软弱土层和坚硬土层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层参数;
查明建筑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季节变化幅度、历史最高水位、地层渗透性,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确定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确定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型,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对场地和地基的抗震措施提出建议。判定饱和砂土或粉土是否地震液化,提供液化指数,确定液化等级,提出防治措施或处理方法
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论证分析,提出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包括持力层建议、基础埋深建议以及基础形式建议等),并对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及施工工艺提出合理建议。
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做出评价,预测可能破坏模式;对降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基础资料,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施工注意事项。

本工程勘察执行以下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并按各种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的应用范围实施。
。1甲方提供资料
(,中标后由业主提供,由勘察人或设计院作出详细的勘探工作平面布置图。
⑵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中标后由业主提供。
⑶测量放线控制点、水准点。中标后由业主提供。
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21-21,2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7-2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11-2010)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⑸GB18306—2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⑹《工程测量规范》(GB526-93)
⑺《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⑻《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2年版)
⑼《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2)
。3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2)
⑶《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⑷)《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⑸《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20—99)
⑹《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建设部23。6
2区域地质特征
2。1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地形较平整,地貌单元属********级阶地,地貌单一。

2。3气象
2。4地基岩土特征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
杂填土:杂色稍湿,结构松散,零星分布于场地表部,层厚约0。。
素填土:黑褐色,湿,结构松散,普遍分布于地表,层厚0。。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粉质粘土:灰黄色稍湿,可塑,层厚约0。50〜。
粉土:灰黄色、黄褐色,湿,中密,〜。
卵石层:灰、灰黄色湿—、花岗岩、玄武岩等组成,中〜微风化状,圆一次圆状;一般粒径3080mm,大者1—120mm,最大达3mm;充填物以砾石和细砂为主,含5〜15%,分布连续,厚度大于30m。根据卵石的含量和密实度可分四个亚层:即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和密实卵石。

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卵石层中,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地下水侧向径流及大气降水补给,具有侧向补给好,水流交替循环强烈,水位恢复迅速的特点。由于卵石层透水性强、富水性好,故含水丰富,渗透系数一般15—20m/d。丰水期地下水位埋深约3〜5m,、无味、透明,水质类型一般为HCO—Ca型水。
3
3勘察方案

3。1。1勘察思路
(1)勘察首先必须保证地质勘察成果准确无误。
(2)针对拟建建筑物特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设计意图,做到勘察方案布置合理优化、精心组织、精心勘察,提交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并符合场地实际的勘察报告.
4勘察工作大纲

布置原则
在充分研究场地区已有区域地质、临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拟建建筑物性质和甲方提供的技术要求以及当地建筑经验,并遵循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采用多种勘探测试手段,按照综合评价的方法和原则布置勘察工作,重点突出。
勘探孔平面布置
本次招标文件未提供建筑总平面图,无法详细布置勘探孔。中标后,将根据业主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21-21),并结合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沿建筑物角点、周边线、中心部位布置勘探孔,勘探孔类型有一般性孔、控制性孔、原位测试孔、取土试样孔等,控制性孔占勘探孔总数的1/3〜1/2,其余为一般性孔。勘探孔间距控制在15m左右,当遇暗浜、暗塘或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控制性孔深度:控制性孔深度应适当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一般性孔深度:一般性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
以上勘探孔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以满足地基处理、桩基设计要求.

根据拟建建筑物特性及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本次详细勘察采用冲击取芯钻探、回转取芯钻探、标准贯入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室内岩土水质检测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技术方法。技术要求如下:
⑴收集资料:
收集1:10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评价报告、1:2。5万综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区域地质资料,,以了解地基土的分布、厚度及工程特性,为勘察方案布置、孔深确定提供依据.
⑵工程测量:
采用电子全站仪按给定的测量控制点、钻孔坐标准确测放孔位于实地,并测量各孔孔高程。
⑶工程钻探:
回转取芯钻探:采用XY-1A-6型液压回转钻机实施全断面回转取芯钻探,主要针对卵石层进行取样鉴别,以准确分层和定名。钻探工艺为植物胶护壁、金刚石钻进、单动双管取芯,能保证岩芯采取率大于90%,,对地层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21-21)要求。
回转取芯钻探要求:①钻探采用回转取芯钻探,按《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14-98)执行;②钻孔孔径应满足取样、物探测试等的要求;③准确记录钻探进尺、不同岩性的分层深度、厚度和采样位置,厚度大于0。3m的地质层应分层描述,(尤其是对工程有影响的软弱层等);④准确量测每个钻孔的初见水位、稳定水位;⑤岩芯采取率:土层不低于85%,卵石层不低于80%;⑥岩芯应逐孔、逐箱数码拍照,每箱岩芯应拍摄1张,标注(孔号、箱号、深度等)应清晰;⑦钻探岩芯经地质人员鉴别、编录、拍照等工作均完成且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就地处理岩芯。
冲击取芯钻探:采用SH30-2A型工程钻机,对卵石层以上土层实施冲击钻进取芯并进行分层和定名。
⑷原位测试:
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采用规范允许的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对卵石层进行连续系统测试,以定性和定量评价卵石层的密实度、均匀性及承载力。钻机为SH30-2A型,仪器设备规格:落锤质量120kg,落距1cm,圆锥头锥角60°,触探杆外径60mm,单根触探杆长度1。0—,记录其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对地基上部主要土层进行N
63。5标贯试验,测试地基土承载力并利用标贯对饱和粉土、砂土进行液化评价。
⑸土工试验:
利用钻孔采取土样和水样,并分别进行室内土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土颗粒分析试验和水、土腐蚀性试验。样品数量满足规范要求和能控制整个场地。
、准确性的措施
(1)开工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应就本项目勘察目的任务、技术要求、勘察重点及注意事项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深入、严格的技术交底,明确职责、分工明确,统一认识,、技术负责人随时现场指导,安排生产。
(2)勘察过程中,应精确丈量,进而准确分层。原始记录必须按有关技术标准、勘察纲要进行,钻探数据准确、完整,。
(3)根据各岩土层特点选用有效的勘探、取样方法保证取样和样品的代表性;结合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原位测试手段,针对每一测试手段,在不同岩土层内有代表性地进行测试点的布置和选取,并在勘察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测试点具合理性和代表性.
(4)在野外测试和室内试验中,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的观测、记录、资料分析整理都要规范化进行,保证测试、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
5施工组织设计
5。1勘察设备配置
本项目共四个场地,相距较近,根据勘察工作量、勘察工期,、原位测试设备、.
拟投入勘察设备配置一览表表5。1
设备情况
数量
型号规格
购买时间
备注
回转取芯钻机
*台
/
/
设备正常良好
冲击取芯钻机
*台
/
/
设备正常良好
薄壁取土器
*套
/
/
设备正常良好
标准贯入仪
*套
/
/
设备正常良好
动力触探仪
*套
/
/
设备正常良好
电测水位计
/
/
/
设备正常良好
6
电子全站仪
/
/
/
设备正常良好
数码相机
/
/
/
设备正常良好
工程用车
/
/
/
设备正常良好
5。2组织机构及项目勘察人员组成
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
根据勘察工作量、勘察工期,来配置勘察人员组成及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姓名
职称
证书名称
证号
专业
在本工程中拟任职务
备注
1
/
高级工程师
/
/
水文与工程地质
项目负
责人
技术审定
2
/
高级工程师
/
/
工程地质
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核
3
/
工程师
/
/
水文与工程地质
技术员
工程地质钻探
4
/
工程师
/
/
水文与工程地质
技术员
测量、测试
5
/
工程师
/
/
水文工程地质
技术员
工程地质钻探
5。3进度计划
根据招标文件第一章招标公告,本项目勘察工期为**日历天。则计划外业**天,室内试验**天,报告编制**天,如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工作量变化、不可抗力影响以及非勘察人原因造成的停、.
勘察工作进度计划表表5。3
工作项目
时间(天)
3
5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工程测量
工程钻探
标准贯入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
室内土工试验
报告编制及提交
5。4工期、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5。
工期保证措施体系
项目经理对施工全过程负责,统一计划、组织、,统一安排项目组中技术人员的工作,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研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根据本院规章制度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由总工办安排单位内部素质高、能力强且有开拓精神的管理班子,采用经济杠杆和行政调节相结合的方法。
施工进度管理
按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各专业队伍,加强基层协调和调试,保障专业施工队的交叉作业和流水施工的顺利进行,关键项目如钻探等坚持节假日不休息,加快施工进度.
(3)具体保证措施
现场负责人对当天完成的工作量进行汇总,随时报告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根据工程进度,确定是否增加人员、设备。
定期做工作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全力以赴,根据工期要求,按时提交成果。
钻探机组专门成立维修小组,抓紧时间抢修,同时加强机械维修保养,保证钻机正常运转。
实行目标化管理,明确分工,明确单机钻孔数量及工期。
密切与各单位的联系,加强协调,搞好关系,求得各单位的支持,以便工作的顺利开展。
分期分批运土、水试样,交叉作业,进行室内试验,内外业同步进行。
。2质量保证措施
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方针,坚持工程勘察三环节的管理,即勘察前的技术指导,中间检查及成品校核工作,严格坚持工序管理办法上一工序的不合格品不得进入下一工序.
。1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⑴认真抓好质量意识教育,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题,宣讲质量的重要性,将质量意识贯彻到每个施工人员的头脑中。
⑵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劳动力,对总体计划要有周全、细致的安排,对施工中易碰到的技术问题要有详细的针对性措施。
⑶由本工程项目经理召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⑷建立由本院副总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负责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安全检查监督机构,定期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查。
⑸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⑴测量放孔复核工作
测量放孔完成后,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钻孔位置、标高进行全面复核,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勘探施工。
⑵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分别由现场技术负责、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及副总工程师对事前质量、事中质量、事后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⑶严把关键工程质量关。对于新技术、新工艺要进行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关键部位的施工要精心组织。
⑷工种协调配合
加强现场联系,定期召开协调会,协调交叉施工中的相互关系。施工期间必须遵循先后原则,后者不得强行施工。
⑸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五合一”记录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追踪“病灶”,对症“下”药.

(1)勘察工作中不仅作好对勘察成果的审查验收,对勘察工作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将按ISO90标准的要求认真进行检查验收:
(2)勘探点施放及高程测量:由我公司专业测量队采用激光全站仪进行勘探点施放和高程测量,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检查验收。
(3)野外钻探和测试: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规程及我院《钻探、测试安全操作技术规程》,由钻探队长负责实施,重点对设备运转、施工安全进行检查,工程技术负责人对野外钻探和测试工作是否符合操作规程和勘察纲要进行监督、检查及验收。
(4)野外记录:记录员应经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原始记录必须按有关技术标准、勘察纲要进行,钻探数据准确、完整,严禁事后追记。
(5)取样及样品保管:土样、水样取样搬运、储存、包装,由作业队长和记录员负责。取样及时包装和密封,并标注土样名称、编号、取样深度等,填写《岩土试验送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