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苏省南京龙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产业发展规划
(简本)
前言
2005 年,江苏省委常委会在南京集体调研时,时任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南京建设“五大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位居五大中心之首。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要加快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南京下一步要着力打造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物流发展已经成为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一个重点。龙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是物流要素高度集聚的门户地区,是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台、以江海转运和公铁水多式联运为主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以现代物流和生产服务为主,包括商贸、商务、研发等相关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临港产业基地。
米水深航道上延至南京等重大机遇,但也必须面对如何进一步整合港口、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铁路货运中心、公铁水联运中心等存量和增量优势资源,如何提升物流产业层级实现物流高端化发展,如何构筑多式一体化物流枢纽,如何引导强化港城融合、产业联动发展等挑战,为此有必要编制《江苏省南京龙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与协调作用,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分析发展现状,预测物流需求,明确集聚区总体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层级,为实现龙潭集聚区跨越发展创造条件。
目录
第一章基础与条件 - 1 -
- 1 -
- 1 -
- 1 -
- 2 -
- 2 -
- 2 -
第二章机遇与挑战 - 4 -
- 4 -
- 6 -
第三章发展定位与目标 - 8 -
- 8 -
基本原则 - 8 -
功能定位 - 9 -
发展战略 - 11 -
第四章总体发展规划 - 15 -
- 15 -
综合保税区 - 15 -
综合物流园区 - 16 -
公铁水联运区 - 17 -
商务服务区 - 17 -
公铁港管多式联运支撑体系 - 18 -
第五章近期建设计划 - 20 -
- 20 -
- 20 -
- 20 -
- 20 -
第六章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 22 -
保障措施 - 22 -
政策建议 - 25 -
第一章基础与条件
南京作为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门户城市和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战略地位。龙潭集聚区位于南京市东北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内,是南京市集中、集聚、集约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心的主要载体之一。
龙潭集聚区早在2007年即被列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名单,到2009年整体纳入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范围,由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托管。经过5年多的开发建设,区内公路、铁路、港口、管道汇集,具有通江达海、多式联运的交通优势,内设综合、保税、商务、商贸、研发等服务区,已形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龙潭集聚区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以辐射到从江苏沿长江延伸至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及津浦、宁西铁路沿线部分地区。且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集群实力较强,商贸业发达,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集聚区内物流基地共注册物流企业86家,,其中5000万元以上8家(基地物流、保税物流中心、一二三五期码头公司、美安物流、现代粮食物流中心),1000万元以上3家,500-1000万元16家。
集聚区拥有保税功能和其他优惠政策。首先,龙潭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是享有海关特殊监管政策和保税功能的物流运营载体。其次,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在2002 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宁政发[2002]276号),在物流用地、税收、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
(一)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行政服务能力需要提升
行政主体众多,职能交叉重叠。比如龙潭港区、龙潭物流基地、龙潭保税区和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重要结点因各自的行政主体、利益主体不同,制约了联动发展,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口岸服务效率不高。集聚区毗邻一类开放口岸,是口岸行政管理及口岸服务市场政务业务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