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解读钱氏家族
钱氏家族的“科学家基因”
钱永健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后,中国人关注的焦点不是他的“绿色荧光蛋白”研究成果,而是他的姓氏。这位祖籍浙江的华裔科学家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为钱氏家族第三十代孙始启用的“继承家学,永守箴规”辈分顺序的“永”字辈。
而按照钱氏家谱追溯,钱永健为吴越王钱缪的第三十四世孙,当然也就与“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系出同宗。
事实上,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榘也是搞科学的,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与钱学森一起留学美工程师;钱永健的哥哥钱永佑是神经生物学家,曾任斯坦福大学生理系主任。兄弟俩不仅分别获得过美国“罗德斯奖”和“马歇尔奖”,而且还在上世纪90年代双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52年出生于纽约的钱永健,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之后的第七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现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药理学及化学与生物化学两系教授、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医学院两院院士。2008年10月13日,钱永健在加州接受全球40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表示:“确实,我们钱氏家族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钱学森等。我的哥哥也曾在科学研究方面给我许多帮助,比如在做实验、收集数据方面。我想,这样的家庭环境的确对我有影响。
”
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先后有60多家中国媒体申请采访,他对中国媒体笑称:“人人都可能会从自己的家族中继承一点东西的吧,我可能继承了这种科学家的‘基因’。”
据《钱江晚报》报道,10月12日,杭州钱缪研究会还召集钱氏家族成员,在西湖闻莺馆茶楼为钱永健举行了一个庆祝会,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钱锦文教授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讲解了“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知识;杭州钱缪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文化厅原厅长钱法成向大家展示了他写给钱永健的一幅书法作品,上写“华夏之光,科学精英”。钱法成会长说:“他研究的东西我不太懂,但我知道,他的研究成果一定是造福人类的,这是我们钱氏家族的荣耀。”
钱氏家训
却说在唐末与北宋之间,有一个“五代十国”时期,建立吴越国的武肃王钱?H就是钱氏家族的祖宗。吴越国定都杭州,地盘有一郡十三州八十六县,即今天的浙江、江苏、上海和福建的部分地区。钱缪重视农桑,开拓海运,兴修水利,兴办教育,为太湖流域成为“鱼米之乡”奠定了基础,使“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成为佳话。后来,当赵匡胤建立北宋时,吴越国因为富庶强盛而未被吞并。但面对赵匡胤的强大兵力,为了保护生产和百姓的生命财产,吴越国尊承钱缪
“度德量力,而识时务”、“民为贵、社稷次之”的遗训,主动选择了取消王位、归顺北宋。所以,在北宋时期编制的《百家姓》里,皇帝赵匡胤的姓排在第一,钱姓排在第二,形成所谓“赵钱孙李”……
相传宋徽宗当年曾为钱家赐联“天祚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在现存于浙江省嵊州市图书馆的《剡西长乐钱氏宗谱》附录的“钱氏家训”中,涉及教育的遗训包括“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正是因为崇尚教育,钱氏家族历代人才辈出,比如北宋时期的大才子钱昆、钱易;元朝的画家钱选;明朝的翰林修撰钱福、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