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历史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训练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力,确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生航向的最好教材。可是,历史所叙述的毕竟是过去的事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不像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那样可以通过实践而真实地再现。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主要通过阅读历史教科书和聆听教师讲授。所以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就比较抽象、死板和枯燥。加之多年来,有些教师总以为所谓历史教学就是教师把史实传给学生,学生记住史实的过程。于是,“一言堂”、“灌输式”、“填鸭式”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贯穿于历史教学全过程。这样使得学生的个性被压抑,主观能动性被抑制,创造力被扼杀。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把历史教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呢?实践证明,讨论法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新课标》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等的对话者。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
将讨论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讨论法适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知识前提是,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在学习中逐步掌握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理论,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讨论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大致分为五个步骤:(1)向学生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所提的问题必须紧扣教材,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2)学生阅读有关问题的教材和资料。(3)学生分析问题,写出发言提纲,并将自己搞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4)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或集体讨论,达成共识。(5)教师归纳、综合学生讨论的结果并作出评析。根据历史教学的需要,讨论法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又可分为以下五种形式:
一、立论式讨论
教师提出的问题其观点是正确的,要求学生用事实和道理来论证其正确性。如: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在这个问题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的观点是勿容置疑的。需要学生解决的是,用史实和理由论证这一观点的正确。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及其目的和意图、大战的危害等方面论述了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掠夺性,从而论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立论式讨论法,可以训练学生由果及因,由论及史,史论结合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驳论式讨论
教师提出的问题其观点明显是错误的,要求学生用理由将其驳倒并树立起正确的观点。这种讨论法可以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辩清是非,识别真假,不迷信权威,站稳立场。教学中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近代中国之所以没有亡国,根本原因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侵华问题上矛盾重重、相互牵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同学们阅读了18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侵略扩张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次反对外敌入侵的斗争等有关史实,经过认真分析,激烈讨论,同学们认为,近代中国没有亡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