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隧道施工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隧道施工规范.doc

上传人:gorynich 2023/3/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隧道施工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隧道施工规范 】是由【gorynich】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隧道施工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隧道施工规范
隧道施工规范有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国家颁布的规范
1、洞口开挖中应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2、开挖进洞时,宜用(钢支撑)紧帖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围岩差时可用(超前管棚、锚杆、小管棚等)支护围岩,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作业,稳妥前进。
3、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联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如系接长明洞,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强连接措施),确保与(已成的拱墙)连接良好。
4、明洞拱背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其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应立即(分层满铺填筑至要求高度)。
5、使用机械回填应待拱圈混凝土强度达到()方可进行。
6、岩石隧道的爆破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施工中应提高(钻眼效率和爆破效果),降低工料消耗。
,?)类围岩。该法可采用(深孔爆破),其深度可取(3,7、全断面法适用于(?
)。
8、台阶法适用于(?,?)类较软或(节理发育)的围岩;台阶分部开挖法适用于(?,?)类围岩或(一般土质围岩地段)。
一般环形开挖进尺不应过长,以(,)为宜;导坑法适用于(?,?)类夏围岩。
岩必须按(辅助施工方法的要求进行处理后)后方可开挖。9、?类围
10、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
构稳定和强度)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欠挖,但其隆起量不得(大于5cm)。拱、墙脚以上(1m)严禁欠挖。
11、当采用构件支撑时,如围岩压力较大,支撑可能沉落或局部支撑难于拆除时,应(适当加大开挖断面),(预留支撑沉落量保证衬砌设计厚度)。预留支撑沉落量应根据(根据围岩性质和围岩压力),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量测结果进行调整。
12、爆破开挖一次进尺应根据(围岩条件)确定。开挖软弱围岩时,应控制在(1,2m之内);开挖坚硬完整的围岩时,应根据(周边炮眼的外插角及允许超挖量)确定。
13、硬岩隧道全断面开挖,眼深为3~,单位体积岩石的耗药量可取(3,);采用半断面或台阶法开挖,~,单位耗药量可取(,)。
14、水泥砂浆锚杆孔径应(大于杆体直径15mm);其它型式锚杆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15、喷射混凝土应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宜(),含水率一般为(5%,7%),使用前应(过筛)。
16、冬季施工时,喷射作业区的气温不应(低于5?)。在(结冰的层面上)不得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混合料应提前运进洞内。
17、采用钢架喷射混凝土时,格栅钢架的主筋材料应采用(?级钢筋或?级钢筋),直径(不小于22mm),联系钢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8、构件支护构架的架设间距,宜取(80,120cm),松软破碎地段可(适当加密)。
19、拱(墙)架的间距应根据(衬砌地段的围岩情况、)、(隧道宽度)、(衬砌厚度及模板长度)确定,一般可取(1m),最大不应超过(1。5m)。
20、二次衬砌混凝土其强度达到()时,方可拆模
21、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路基边沟应(做成反坡),(向路堑外排水),(并宜在洞口3,5m位置设置横向截水设施,拦截地表水流入洞内)。
22、洞内有大面积渗漏水时,宜采用(钻孔将水集中汇流引入排水沟)。其钻孔的位置、数量、孔径、深度、方向和渗水量等应(作详细记录),以便在衬砌时确定拱墙背后排水设施的位置。
23、衬砌背后或隧底设置盲沟时,沟内以(石质坚硬、不易风化且尺寸不小于15cm的)片石充填。盲沟纵坡(不宜小于1%)。
24、当衬砌背后压注水泥砂浆且衬砌表面仍有渗漏水的地段,可向衬砌体内压注(水泥-水玻璃浆液);当这种浆液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其它化学浆液)。
25、根据止水带材质和止水部位可采用不同的接头方法。对于橡胶止水带,其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复合接);对于塑料止水带的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对接)。止水带的搭接宽度可取(10cm),冷粘或焊接的缝宽不小于(5cm)。
26、防水层可在(拱部和边墙按环状)铺设,并视材质采取相应的接合方法。塑料板用(焊接),搭接宽度为(10cm),两侧焊缝宽应不小于();橡胶防水板粘接时,搭接宽为(10cm),粘缝宽不小于(5cm)。
27、隧道工作面使用风压应不小于(),水压不小于()。
28、分风器、分水器与凿岩机间连接的胶坡管长度,(不宜大于10m),上导坑、马口、挖底地段(不宜大于15m)。
29、隧道照明,成洞段和不作业地段可用(220V),***地段不得超过(110V),一般作业地段不宜大于(36V),手提作业灯为(12,24V)。
30、隧道施工必须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长度、施工方法和设备条件)等确定。长隧道应(优先考虑混合通风方式)。当主机通风不能保证隧道施工通风要求时,应(设置局部
通风系统、风机间隔串联或加设另一路风管增大风量)。如有辅助坑道,应尽量利用(坑道通风)。
31、当采用构件支撑时,其立柱斜度为(为斜井倾角之半),最大(不超过9?)。各排支撑间应用(应用三道纵撑支稳)。
32、斜井运输时井口轨道中心必须设置安全挡车器,并经常处于(关闭状态),放车时方准打开。在(挡车器下方约5,10m及接近井底前10m处)应各设一道防溜车装置。(井底与通道联接处),应设置安全索。车辆行驶时井内禁止人员通行与作业。
33、竖井装渣宜用抓岩机。爆破的石渣宜大小均匀,以提高出渣效率。当竖井深度小于40m时,出渣也可采用(三角架或龙门架)作井架,但出渣时应有(稳绳装置和其它)保证安全的措施。
34、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支护与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间的外插角宜为(5,10?),长度应(大于循环进尺),宜为(3,5m)。
35、超前小钢管应(要求)。在安设前应检查小钢管尺寸,钢管顶入钻孔长度不应小于(管长的90%)。
36、小导管注浆前,应(对开挖面及5m范围内的坑道喷射厚为5,10cm混凝土或用模筑混凝土封闭)喷射厚为5~10cm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封闭)。
37、可选用(地面砂浆锚杆;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支护;管棚钢架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围岩预注浆加固(包括周边劈裂预注浆、周边短孔预注浆)。)等,稳定
开挖面、防止地表地层下沉。
38、当围岩压力极大,其变形速率难以收敛时,应在(上台阶或中央导坑的底部行)先修筑临时混凝土仰拱,待变形基本收敛后,(开挖下部台阶),(拆除临时仰拱),(并尽快灌筑永久性衬砌和仰拱)。
39、遇到暗河或溶洞有水流时,(宜排不宜堵)。应在查明水源流向及其与隧道位置的关系后,用(暗管)、(涵洞)、(小桥)等设施宣泄水流或开凿泄水洞将水排除洞外。
40、在岩溶区施工,个别溶洞处理耗时且困难时,可采取(迂回导坑绕过溶洞),继续进行隧道前方施工,并同时处治溶洞,以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绕行开挖中,应防止(应防止洞壁失稳)。
41、塌方规模较小时,应(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并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然后清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亦可在塌渣上架设施工临时支架,稳定顶部,然后清渣。临时支架待(灌筑衬砌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
42、在煤层或有***岩层中,不允许打(40cm以下)的浅眼,任何炮眼最大抵抗线(不得小于30cm)。
43、用12~15t压路机碾压路面基层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15cm);用18~20t压路机时,每层压实厚度(20cm)。当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压实),每层最小压实厚度(应为10cm)。
44、设备洞及横通道等处的施工宜采用(锚喷支护),必要时尚应(增设钢架支撑)。支护应(紧跟开挖)。与正洞联接地段,支护应予以加强。
临时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临时工程应在隧道开工前基本完成;
?运输便道需引至洞口,满足使用期限运量和行车安全的要求,并经常养护,保证畅
通;
?风、水、电设施应靠近洞口,安装机械和管线应按有关规定布置,并及早架设;
?临时房屋应结合季节和地区特点,选用定型、拼装或简易式建筑,并能适应施工人
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严禁将临时房层布置在受洪水、泥石流、坍方、滑坡及雪崩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
临时房屋的周围应设有排水系统,并避开高压电线。生活用水的排放,不得影响施工,并防
止产生次生灾害。
当洞口可能出现地层滑坡、崩塌、偏压时,应采取下列相应的预防措施:
?滑坡可采取地表锚杆、深基桩、挡墙、土袋或石笼等加固措施。
?崩塌可采取喷射混凝土、地表锚杆、锚索、防落石棚、化学药液注浆加固等措施。
?偏压可采取平衡压重填土、护坡挡墙或对偏压上方地层挖切等措施,以减轻偏压
力。
?开挖中对地层动态应进行监控量测,检查各种处理措施的可靠性。
明洞衬砌施工应注意下列事项:
?灌注混凝土前应复测中线和高程,衬砌不得侵入设计轮廓线;?拱圈应按断面要求制作定型挡头板、外模和骨架,并应采取防止走模的措施;
?采取跳槽边墙浇筑拱圈时,应加强对拱脚的基底处理,保持拱脚稳定;当拱脚基底
过深时,应先浇筑基础托梁,必要时加设锚杆使拱脚混凝土与岩壁连接牢固,防止拱脚基

松动沉落;
?浇筑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方可拆除内外支模拱架;
?各类棚洞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梁宜采用预制构件,用吊装法架设,墙顶支座槽应用水
泥砂浆填塞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