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置换关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33-01 髋关节置换是一项非常有特点髋关节重建技术,其创伤小,术后运动度好,其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病人关节活动功能及解除患者疼痛,从而改善病人自理能力。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难度较大,而且相当重要。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护理并发症,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现将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住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5例,男33例,女22例,年龄在28-80岁之间,其中股骨颈骨折32例,关节疾病23例。
2护理
:术后要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术后每15-30分钟测血压,呼吸、脉搏平稳后改4小时一次,注意病人意识状态和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术后置引流管引流积血,以减少伤口内血肿的形成,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对增加术后关节活动有一定益处。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最大,如有血管堵塞应及时冲洗。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引流液倒流,密切观察引流量、引流液体的颜色和性质。正常为
50-250ml/d,色淡红;若引流量大于300ml/d,色鲜红,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术后引流量小于50ml/d,可拔出引流管。
疼痛本身可以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烦躁不安,忧郁,一般采用镇静,镇痛剂对症处理,特别是镇痛泵的应用,有效控制了疼痛。也可在手术切口处用冰囊冷敷,通过冷对细胞活动的抑制,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减轻疼痛。同时冷敷也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而减少局部出血。另外还可采用疏导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聊天等心理疏导力法减轻疼痛。
病人术后需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故应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侧方切口时,患肢抬高,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预防关节脱位。后方切口时,患肢平放在床上,两腿之间加一软枕,禁止内旋,为保持肢体的位置可行皮牵引或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注意保护骨突部位,按时翻身、翻身时为左右45°侧翻,禁止将病人侧身呈90°,如果必要侧卧位时两腿之间应加软枕,防止内收内旋位。防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膝关节下垫一软枕。术后48h内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变化,如患肢皮肤青紫,皮温低、足背动脉消失或减弱,应及时处理。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合理使用抗生素,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折叠,观察伤口情况,注意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尤其肥胖者。如切口红肿,应酒精温敷切口消炎、消肿、换药等治疗,长期卧床
易发生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深呼吸及扩胸运动,定时拍打前胸后背,必要时雾化吸入。
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手术失血,长期卧床等因素,造成血管壁受损,血流缓慢,血液凝固性增高。预防原则术前平衡膳食,选择清爽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有利于稀释血液,促使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粘度,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也可给与肢体按摩,低分子肝素钠可起到较好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