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主办单位;武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参加人员;公共卫生科孙科长王娟郭桂芳
宣传地点;全镇村卫生室
时间;---
宣传内容;传染病基本预防知识
一、传染病的一般知识
1、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
2)有传染性:是此类疾病的最主要特征。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3)具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地区性、季节性、周期性、外来性、地方性。
4)免疫性:感染后(包括隐性或显性感染)可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属于自动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疫状态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的还可再次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种感染
现象。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三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人群易感性。缺少其中的任何_一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发生,不可能造成流行。
1
1)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接触、昆虫媒介、性途径和血液途径等。
3)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4、传染病的预防原则针对三环节
l)管理传染源:我国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甲类和乙类,强调必须报告、转诊和随访。
(1)甲类传染病(烈性传染病):霍乱、鼠疫(强制管理);
(2)乙类传染病:麻疹等(严格管理,其中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按甲类传染病处理);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等(监测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主动免疫及特异性被动免疫。
5、传染病三级预防原则
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防患于未然。
2)二级预防:即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强调早报告、早隔离。
3)三级预防:积极治疗,预防伤残;做好康复,随访。
2
二、呼吸道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①传播途径易于实现,传播广泛,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和集体单位,常可引起局部暴发。
②常见冬春季节发病升高;
③低龄儿童中多发;
④流行的发生常与居住拥挤、人群聚集、易感者比例高等因素有关,如防护不当,可发生医院感染。
⑤在缺乏疫苗特异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可有周期性流行。
2、常见的呼吸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猩红热、百日咳、肺结核、流脑、白喉等。
学校里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风疹等。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