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zzz 2023/3/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 】是由【zzz】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WORD(可编辑版本)
—1—
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
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便利大家学****br/>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篇1
学****目标
(1)会用坐标法及距离公式证明Cα+β;
(2)会用替代法、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由Cα+β推导Cα—β、Sα±β、Tα±β,切实理解上述公式间的关系与相互转化;
(3)精通公式Cα±β、Sα±β、Tα±β,并利用简易的三角变换,解决求值、化简三角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问题。
学****重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学****难点
WORD(可编辑版本)
—2—
余弦和角公式的推导
知识结构
1、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是三角函数一章和、差、倍公式系列的基础。其公式的证明是用坐标法,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及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把两角和α+β的余弦,化为单角α、β的三角函数(证明过程见课本)
2、通过下面各组数的值的比较:①cos(30°—90°)与cos30°—cos90°②sin(30°+60°)和sin30°+sin60°。我们应该得出如下结论:一般状况下,cos(α±β)≠cosα±cosβ,sin(α±β)≠sinα±sinβ。但不排除一些特例,如sin(0+α)=sin0+sinα=sinα。
3、当α、β中有一个是的整数倍时,应首选诱导公式进行变形。注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是诱导公式等的基础,而诱导公式是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特例。
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精通向量的概念、坐标表示、运算性质,做到融会贯通,能应用向量的有关性质解决诸如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向量的性质及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
WORD(可编辑版本)
—3—
三、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精通向量的概念、坐标表示、运算性质,做到融会贯通,能应用向量的有关性质解决诸如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的问题。
(二)例题分析:略
四、小结:
1、进一步熟练有关向量的运算和证明;能运用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应用问题,
2、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切实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WORD(可编辑版本)
—5—
教学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举例和相互交流,提出本节课所学内容,出示课题。
、检查预****br/>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引导学生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棱柱的图片,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组织学生分组谈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谈论结果。
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相互平行;
(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相互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3)提出问题:请列举身边的棱柱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4)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谈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5)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概括出圆柱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6)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谈论、概括。
WORD(可编辑版本)
—5—
(7)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相互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
(2)棱柱的任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4)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5)绕直角三角形某一边的几何体一定是圆锥吗?
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篇4
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平凡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B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其主要内容是公式(一)至公式(四)。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公式(三)。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精通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和公式(一)(二)的基础上,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WORD(可编辑版本)
—6—
教案背景:
通过学生在已经精通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和公式(一)(二)的基础上,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提出了要求。因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借助单位圆探究诱导公式。
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教学重点:
诱导公式(三)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
诱导公式的应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篇5
WORD(可编辑版本)
—8—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状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逆境,,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能灵活应用__解决问题;熟练精通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解题的一般方法。
WORD(可编辑版本)
—9—
,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__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例题:
(1)已知a(-2,0),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a)椭圆(b)双曲线(c)线段(d)不存在
(2)已知动点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a)椭圆(b)双曲线(c)抛物线(d)两条相交直线
【设计意图】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精通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WORD(可编辑版本)
—9—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题。
【学情预设】
估计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学生们回答后,我将要求学生接着说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选项的话,条件要怎么改?这对于已学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2)就可能让学生们费一番周折——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变形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对原等式做变形:(x1)2(y2)2这样,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若不然,我将启发他们从等式两端的式子|3x4y|入手,考虑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学生们熟知的两个距离公式。
在对学生们的解答做出判断后,我将把问题引申为:该双曲线的中心坐标是,实轴长为,焦距为。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关于高二上册数学教案
WORD(可编辑版本)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