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道德经心得汇编.doc

格式:doc   大小:150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德经心得汇编.doc

上传人:ranfand 2017/10/1 文件大小:1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德经心得汇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道,绝非科学所能企及。
二,道,绝非哲学所能企及。
三,道德经中道字是什么含义?
四,道德经中德字是什么含义?
五,道德经中自然是什么含义?
六,道德经中浴字是什么含义?
七,道德经就目前发现的版本而言,帛书甲本堪称最早。
八,老子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九,老子是如何传道的?
十,无为,指的是什么?
十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十二,老子的世界观。
十三,老子说无身是否鼓励自杀?
十四,知乃失道真祸根。
十五,什么是无身?
十六,老子为何用道字?
十七,老子为何称老子?
十八,老子治国治民治心之道。
十九,老子三葆——大我三剑客。
二十,道德经之正反和。
二十一,道,不可知,不可说。
二十二,人生三个必经阶段。
一,道,绝非科学所能企及。
(一),道,科学难以企及。
道德经中,老子以醒悟者姿态,向我们阐述了诸多宇宙人生大道理。
01原动力是妄想。
大道本恒。因“可”而失道。动念起心,或说“妄想”,是一切发展变化的原动力。道德经中,老子说得清清楚楚。修道者通过修行,能够自我实证浑心乃万物主,万物皆是自心变现。浑心动念妄想而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反之,万物又归有,有归无,无归于道。
科学只能凭借感官理性研究万物现象及其规律,而不能达到老子所说的无和道的境界。甚至老子所说的有,科学也只能识其表面,而不懂实则是无。
所以,心是原动力,万物皆是自心变现,因妄想而有了宇宙及其变化,对于科学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
02无是万物之极。
最小,由分子到原子;进而质子中子;进而夸克。夸克可以再分吗?没有内部结构了吗?科学确实不知其极何在。
老子在道德经中,则明确指出,无是其极,无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之终。
修行者通过艰苦修行,早就实证老子观念是正确的。这种证,是自证自知,他人替代不得。所以,知者寥寥,信者寥寥。但却星星之火,流传下来。
03万有本不可得。
科学乃至经验,需要肯定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在这个大前提下,一切推论思维才是合理的。而道,永恒之道,恰恰不“可”。“可”,则失道。修行达到玄同境界,就能自明一切都是“不可得”的。这就否定了科学和经验的大前提。科学,如何继续思维论辩下去?
对道的感悟,需要彻底打破科学经验的束缚。科学,识也;道,则无识。所以,老子才主张“弃知绝学”。放下一切知见,才可能回归大道。“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04道从自心求证。道之实证,是心证,而非物证,是自明,而非他明。自明者,如心中所想,只有自己明白,没有所谓外在事实根据。表述出来后,他人只有信或不信。自己不能证明给他人看,他人也不能证明真假。信之则有,不信则无。有人不懂自明之理,想欲通过科学证明道,是徒劳的。道这里,岂止是有,即便无,即便心,也是妄想而生,是虚幻的。哪有意识立足处?
05不可向外找眼。
只有反闻闻自性,才可能与道谋面。如同以眼看眼何在,向外观遍世界乃至微尘,也不可能得见其眼。只有在观看外物中反观,才能自明其眼。世俗经验乃至科学,都向外求,向外聚光。可见,经验乃至科学,想欲见道,是不可能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间不能及”,说的正是此理。
06只有生死事大。
没有科学,就没有生活。科学重要。一切修行,都是不碍世间法的,当然也不碍科学发展。
但科学,却永远解决不了生死问题。所以,生活再重要,和生死问题相比,也还是小事。生死事大,此乃硬道理。

(二),无,科学与道衔接。
01国人的衔接。
阴阳五行八卦学说,衔接于万物之母“有”。而有,实际是无,绝对的无。
道德经中,无是阳,有是阴。继而产生后天阴阳八卦五行。衔接得十分自然。
后天的阴阳、五行、八卦之理,是入世法。是道用。是中国古人的科学哲学。因学而得。
后人运用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于医学,建立了中医理论。
后人运用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于算命,建立了预测体系。
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也一定能运用到当代社会生活更多方面,古往今来的专家学者们,正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
02科学的衔接。
自然、社会科学,最终,也只能衔接万物之母“有”。有,实际是无。这无,不是科学所言的最小粒子,也不是科学所言的场,也不是科学所言的真空。而是通过修道才能自明自证的“空”。如此而行,科学才最终找到了其母有,找到了其父无。回归无,心,才最终脱落意识粘缠,归于清净本体,这正是“浴,神不死”,大道得成。
无,绝不妨碍科学继续探索更新的小大、始终。但无论如何更新结论,科学都逃不出“无”的窠臼。实际来说,科学,寻找不到最小,也不可能寻找到最大;寻找不到开始,也寻找不到最终。因为开悟圣人实证了一切乃心变现。心无形无相,根本没有大小之分,没有始终之别,没有边际,那么,企图寻找边际,是不可能的。
和无衔接,

最近更新

高速公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51页

“信任与怀疑”材料作文 19页

2025年建筑工程行业名人名言大汇总 9页

高压蒸汽管道吹扫 7页

2025年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格式 9页

2025年建工程施工分包合同风险 5页

2025年底基层下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30页

高中生物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案(高三生物) 6页

2025年幼儿手工活动方案参考 2页

2025年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迷宫营救小白兔 2页

高中数学计数原理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教案学生 8页

2025年平安夜活动方案 7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总复习手册 22页

高中化学金属单质练习题 5页

2025年导向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合同 14页

高中化学原电池(含答案解析) 6页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导学案+课.. 16页

2025年员工生日活动策划书3篇 9页

高三复习系统资料-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3页

高一英语必修一U1知识点及习题(附答案) 12页

2025年加固和装修大纲 164页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 5页

2025年公司网络改造实施计划方案 6页

2025年全市小学教学工作评估总结 21页

2025年住宅小区6号楼预应力施工方案 17页

风险管理与应急保障方案 25页

风电塔筒项目制作工艺及检验标准 20页

2025年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73页

2025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 19页

万科实测检查数据上墙操作指引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