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肩袖撕裂的关节镜诊断与治疗.ppt

格式:ppt   大小:20,130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肩袖撕裂的关节镜诊断与治疗.ppt

上传人:85872037 2017/10/2 文件大小:19.6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肩袖撕裂的关节镜诊断与治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肩袖撕裂的关节镜诊断和治疗
程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骨科
肩袖损伤由1834年由Smith发现并命名,但当时并未得到重视,直到1924年Meyer提出为慢性磨损病因以后,国外开展大量研究
肩袖的应用解剖和功能
肩袖是由起源于肩胛骨,附着于肱骨头周围的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纤维与肩关节囊混合构成。
肩袖的应用解剖和功能
肩袖起着肱骨头减压器和稳定器的作用,当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肩袖的收缩使肱骨头固定于肩盂上,避免三角肌强有力的收缩使肱骨头直接撞击在肩峰或喙肩弓处,
肩袖中的岗上肌对肱骨头起着向上稳定器的作用,岗下肌和小圆肌起着向后稳定器和使肱骨外旋,肩胛下肌使肱骨内旋的作用
肩袖的应用解剖和功能
肩袖肌的作用中以岗上肌最为重要,
Itoi等发现岗上肌全厚层撕裂者,外展肌力减少了19%-33%,外旋力量减少了22%-33%,而部分撕裂则无明显差异。
肩袖的应用解剖和功能
解剖上肩盂关节面平而浅,肱骨头球状关节面是肩盂关节面积的3倍,盂肱关节在三维方向有6个自由度活动,关节囊及周围韧带相对薄弱,盂肱关节的稳定性这样靠肩袖承担
在岗上肌止点1厘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血管减少区,此区恰为来自肌腹的肩胛上下动脉分支和来自大结节的旋肱前动脉的分支交界部位,易于发生退变坏死。
肩袖的应用解剖和功能
在肩部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即肩峰下关节又称第二肩关节,由肩峰、喙突、喙肩韧带构成喙肩穹,喙肩穹和大结节之间有类似关节滑囊的肩峰下滑囊,其下方有岗上肌肌腱和肱二头肌肌腱长头通过,过头运动易发生慢性磨损撞击,导致肩袖病变。
上述诸多解剖特点是导致肩袖组织易于发生损伤退变的内在因素
病因及病理生理
退变外伤学说Codman 1934提出离大结节止点1cm处为乏血管区, 岗上肌血管减少区随年龄增长退变增加,出现肌纤维坏死断裂,遇轻微外伤即可出现明显撕裂
撞击学说 Neer认为95%的肩袖撕裂是因撞击引起,这是因为肩袖肌腱位于喙肩弓和肱骨大结节之间,当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肩袖肌腱很易受到喙肩弓的碰撞而发生充血,水肿、变性甚至断裂。
肩袖肌肉功能检查
岗上肌
岗下肌和小园肌
肩胛下肌
肩袖撕裂的临床特点 1
肩关节疼痛是肩袖破裂的早期主要症状:初期呈间歇性,在劳作后及夜间患侧卧位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如有肩峰下滑囊炎存在,疼痛呈持续性和顽固性,疼痛分布在肩前方和三角肌区
肩关节功能障碍,活动受限,上举外展无力或不能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