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生态规划及恢复技术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生态规划及恢复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7/10/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生态规划及恢复技术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山区高速公路生态规划及恢复技术措施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向山区推进。山区地形复杂,路线平纵面指标变化明显,桥隧结构物比例较大,这些都增加了高速公路基础设施设计的难度。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the-west strategy, China's highway construction is progressing towards mountainous area. The mountainous area is with harsh terrain and sharp rou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lignment index changes, bridge structure is rather big all of which increases the design difficulty for highwa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生态规划;设计理念
Key words: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ecological planning; design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313-01
1 建立基于运营安全的路线设计理念
随着高速公路向重丘、山岭区发展,道路设计会遇到如地形复杂多样、地质条件差等困难,一些道路设计理念需及时更新,如注重地质选线,路线尽量避让一些地质情况不良地段,并对地质情况敏感路段做多方案比选;注重环保选线,尽量避免或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注重人文选线,减少道路对沿线居民工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重视道路与沿线城镇总体规划的结合。此外,
“以人为本,建设宽容公路”的设计理念也是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思想,从线形、车速、坡度、视距、交通工程等方面充分考虑在实际运营条件下的高速公路的顺畅与安全,减少由于道路本身的因素所造成的事故隐患,为运营阶段的交通管理和安全行车打下良好的基础。
山区高速公路具有鲜明的特点,相应地把这些工程技术难点作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在路基工程方面,注意了高填深切等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长大隧道工程方面主要抓了开挖、防水、支护工程的质量控制;桥梁工程着重在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工程及桩基、地基承载力的质量控制。抓了不同结构的加载程序;对高边坡防护着重注意了超前的意识;在环境保护方面引进了环境工程监理。
2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勘察设计阶段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山区高速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并对地质环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最减少山区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
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高地应力等。本阶段应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区域构造地质、岩石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权地质、环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