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小猴子教案淘气的小猴子教案(4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猴子教案淘气的小猴子教案(4篇).docx

上传人:老狐狸 2023/3/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猴子教案淘气的小猴子教案(4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猴子教案淘气的小猴子教案(4篇)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猴子教案淘气的小猴子教案(4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猴子教案淘气的小猴子教案(4篇)
推举小猴子教案(推举)一
1、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提示留意“猴”的书写。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学****生字。
1、出示单字。先自己读一读,沟通识字方法,再加上动作读。
2、给生字找朋友。同桌轮番读词语,同桌展现,再小队开火车读。
3、小西瓜出题。加上动作抢读消失的生字,再全班齐读。
三、整体读文,明确路线
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
2、练说量词。
学生答复后,一次消失经过地点的图片。练****填空: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终观察了一()小兔子。
四、师生协作,自主学****br/>1、一起学****第一自然段。
(1)分析词语“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导朗读。
(2)这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先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观察了什么,最终写它是怎么做的。
2、互助学****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选择最喜爱的一段仔细读,思索以下问题,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
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观察了什么?
③它是怎样做的?
提示:小猴子走到。他观察,特别快乐,就。
(2)小组内沟通,喜爱各段的同学分段展现,重点指出动词并指导朗读。
明确:区分“捧”、“抱”,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五、积存运用,“又()又()”。
1、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
师: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觉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始终都是──特别快乐。是啊,由于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故事告知我们啊,小猴子观察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板书)。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说说吗?
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2、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
3、拓展运用
(1)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2)我会说:又()又()。
六、体会结尾,拓展练****br/>1、小猴子见到这么多好东西,最终是不是高快乐兴回家了?为什么呢?
2、小猴子为什么空着回家了?假如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
3、看图复述课文。
课文学完了,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套用句式,同桌沟通互助。
提示:小猴子下山来。他走到(),观察(),特别快乐,就()。
他走到……
最终,()。
4、通过这个故事,你学会了什么?
明确:做人不能喜新厌旧,做事情要专一。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经受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慧能干起来啊!
5、练一练。
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后,妈妈对他进展了教育。他又一次下山来了。妈妈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其次次下山,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发挥你的想象,续写故事,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七、写字指导——“兔”
1、观看字形,与“晚”的右半局部相近,但多了“、”。可理解为小兔子的尾巴。
2、沟通笔顺、扩词。
3、师范写,生练****br/>通过小猴子下山图导入,易让孩子产善生直观印象,简洁明白的导入新课。
通过多种活动检查预****稳固生字,夯实根底。
让学生明确本文的线索,使课文表达整体性。
量词的使用是本册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里进一步进展练****br/>课文的主要段落的内容、构造都是差《·》不多的。因此首先让学生一起学****第一段,把握分析课文的方法,然后举一反三,自主学****其余三段,充分运用自主互助模式。
课文中多处运用“又()又()”的词语。让学生体会这类词语的特点,并学会运用。
在分析结尾的时候,注意学生的自主感悟,并进展拓展——“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做?”为课后续写故事作业打下根底。
虽然这是一篇选读课文,书上并没有规定生字的学****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写字教学,因此我选择了学生比拟感兴趣,平常又出错较多的“兔”。
推举小猴子教案(推举)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做到:
(1)学会8个生字、词。
(2)能娴熟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做到:
(1)能使学生会读、写生字、词。
(2)能朗读课文
任务分析
1、学生的起点力量:在原有学问方面,学生已把握了阅读该课文的一些根本的字、词。在技能方面,学生已学过《小猫钓鱼》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形成阅读这类文章的模糊概念。
2、教学任务分析:该节课都为陈述性学问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学问的`新授阶段
1、呈现新教学内容
(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
(2)教师叙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
(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
结jie特别feichang扛kang往wang圆yuan跳tiao追zhui空kong
(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教师在旁订正错误;指出留意翘舌音、,全体学生跟读。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
学生先书空8个生字、词。请两位学生板书。教师订正错误之处。
供应记忆策略:
结:由“糹”、“士”“口”组成,留意是“士”而不是“土”
往:“住”字再加“丿”
常:底下是“巾”字
跳:与脚有关,所以是“足”字旁。
(4)运用生字、词
特别:提问:特别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非常、很、极)
用“特别”这个词造句。教师提示:教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快乐。
学生自己造句。
扛:请学生表演扛东西的姿态。然后造句。
(二)稳固与检测
1、依据课后****题其次题,比拟区分形近字。
先请学生读这些字,然后给3分钟时间答题,请学生答复,并准时反应。
2、依据课后****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抱”“扔”“摘”“扛”;
学生表演这四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准时订正)
学生做****题,校对。
作业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完成课后****题四。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做到:
(1)能流畅朗读课文。
(2)能答复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3)能看图复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任务分析
(1)在原有学问方面,经过上一次课的学****学生已经把握了阅读该文的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通读全文。
(2)教学任务类型:关于处事态度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与这堂课有关的缘由学问
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提问****题四。
(二)开头新授课教学
(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今日我们就来答复这个问题。首先大家争论一下。)
1、提问:大家看了其次自然段之后,发觉小猴子摘了什么?(参考答案:玉米)
提问: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参考答案:桃子)
提问:它的玉米呢?(参考答案:扔了)
提问: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参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问: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参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问:结果呢?(参考答案: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
问: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参:不好)
问:为什么?大家争论一下。请几位学生答复。
综合那么多的同学的意见,我们觉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不应当像小猴子一样。
2、呈现“小猴子下山”的挂图,请几位用学看着挂图讲一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推举小猴子教案(推举)三
这也是一篇动物故事,通过小猴子下山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的经受和结果,说明一个道理:目标不明确,做事不用心,是不会有收获的。课文语言通俗浅显,故事情节单纯明白。易于被少儿读懂。但应假设对立的状况,使学生明白:只有稳固成果,才能不虚此行的道理。
本课规划两课时
1、熟记和熟悉本课词语,留意动词的运用,积存语言;
2、朗读理解,从故事中体会道理
3、假设相反状况,拓展课文寓意
重点:生疏词语,朗读课文
难点:拓展熟悉,稳固理解
动物故事贴近儿童心理,内容又贴近生活实际,启发假设,比照课文,可益智怡情。
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在假设中对比课文,沟通成果,同步提高
录像碟片、ppt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2、熟记词语,学会运用
重点:熟记词语,学会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