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杜甫诗三首.ppt

格式:ppt   大小:3,772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杜甫诗三首.ppt

上传人:精品库 2017/10/3 文件大小:3.6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杜甫诗三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代表作品:《前出塞》《咏怀五百字》《北征》《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石壕吏》“三吏”“三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息)
《蜀相》《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歌:重点分四个时期
青年时期《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老年时期《登高》《登岳阳楼》《江南逢李龟年》
安乱时期
成都时期
有关知识
杜甫《望岳》共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课文选诗是望泰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泰山简介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  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岱,泰山的别称;宗,祖先。古人一向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首,故称“岱宗”。
夫(fú):助词。
如何:怎么样
齐鲁:齐,是指泰山以北地区,春秋时属齐;鲁,指泰山以南地区,春秋时属鲁。现在山东、河北一带。
青:指山色。
未了:不尽
这两句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写乍一远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
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用语言来形容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割:分割。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阴阳:阴指山北,阳指山南。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
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三句虚写,表面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以神秀之气,
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内心感受,对泰山_________。
四句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___________。
山势之高峻
赏慕有加


颔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