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流延聚丙烯(CPP)薄膜的加工与应用
前言(1)
流延(Cast)是一种塑料成型技术:将高分子聚合物的溶液或高分子聚合物的熔体通过刮刀或挤出机模头直接在钢带或冷却钢辊上铺展成型为一定厚度的未取向(或称未拉伸)薄膜,上述成型技术分别被称为溶剂流延和熔融流延。熔融流延法可以用来生产聚烯烃流延薄膜、缠绕薄膜和聚酰胺流延薄膜等。溶剂流延法一般适用于非聚烯烃类树脂,可以用来生产如三醋酸纤维素片基等。
前言(2)
流延聚丙烯薄膜(Casting Polypropylene Film ,简称CPP薄膜)是聚丙烯树脂通过单层或多层共挤熔融流延骤冷生产的一种未拉伸的平模挤出薄膜,与吹胀聚丙烯薄膜(IPP)相比,其优点是薄膜透明度高、厚薄公差小、平整度好、薄膜的纵向和横向性能均匀、生产速度快,经过表面处理(通常为电晕处理)后可用于彩印、复合、镀铝等方面,被广泛用于食品、纺织品、日用品、农药和医药包装等领域。
我国CPP产品的生产情况
我国CPP薄膜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情况
我国生产CPP薄膜的设备情况
CPP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流延薄膜生产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在包装行业已经成为具有相当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朝阳产业。近几年,随着经济和消费市场的飞速发展,CPP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其发展得以加速。据统计,到2006年末,我国CPP进口生产线已接近80条,年产能超过40万吨;国产线近150条,年产能超过25万吨。P年产能已超过65万吨。
地区
代表省市
年产能
(万吨)
所占比重
(%)
华东
上海、江苏、浙江、
安徽、山东
30
46
华南
广东、福建、湖南
19
29
华北
东北
天津、河北、辽宁
8
13
中西部
湖北、贵州、江西、
甘肃、四川
6
9
其他
2
3
国内各地区CPP行业的发展状况
2002-2006年CPP市场需求情况
CPP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尽管CPP需求量按平均每年11%以上的速度增长,但与产能的增长相比,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目前国内CPP行业的经营形势恶化,许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007年进口生产线的投资基本停止。但国产CPP生产线的投资仍然比较热,据了解,2007年仅汕头地区就将新增CPP线超过6条,全国新增生产线接近30条,由于每条国产线的产能相应都比以前提高较多,因此新增生产能力将近7万吨,超过2007年市场需求增长幅度。
CPP产品生产设备的发展变化
96年以前的设备情况
96年以后设备情况
进口生产线为主,主要生产厂商:MITSUBISHI、Battenfeld、Reifenhauser、W/H、Lenzin、Colins
~3m
~
牵引辊最大转速
100~180m/min
牵引辊最大转速
300m/min以上
最大年产能:6000吨
最大年产能:10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