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征精神要发扬光大
2011年6月24日,我们“市外赣州籍老红军采访组”兴国小组一行4人飞赴贵州,踏上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遵义,采访兴国籍老红军王道金。
王老今年5月刚过完97岁生日,身体康健,记忆清晰。一听说家乡要来人,前两天他就跟家人反复说起。见到我们,他更是显得非常高兴。说起参加革命,王老如数家珍。他说,从1930年8月14日参加红军起,他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然而给他影响最深的还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他说,长征精神是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应该永远发扬光大,世世代代传下去。
参与三次反“围剿”,他曾两次负伤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时,王道金所在的游击大队,奉命赶赴200多里外的永丰县龙冈参战,参与了“活捉张辉瓒”战斗。王道金因年龄小,又是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斗,队长分派他的任务是护送伤员。此次战斗,共消灭敌人9000余人,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缴获了成千上万的枪支弹药。打扫战场后,王道金分得了一支汉阳造步枪、20发子弹,不少人羡慕他,他非常高兴。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时,王道金参加了莲塘战斗、良村战斗、黄陂战斗、老营盘战斗、高兴圩战斗和方石岭战斗。在老营盘攻打一个据点时,敌人的一颗子弹从王道金左小腿穿过,幸好没有伤到筋骨。他用布把流血处扎上,又继续参加攻打敌人的碉堡。
第五次反“围剿”时,在沙县攻坚战斗中,一颗子弹顺着王道金的有小腿飞过,王道金忍着钻心的痛楚,笑着对战友说:“白狗子咬我腿上一块瘦肉,我得割下他头上的脑盖来做夜壶尿尿。”说毕,他撕下衣服上一块破布简单包扎一下,又去追歼逃敌。王道金前后两次受伤,两条腿一左一右留下了两块伤疤,直到现在还清晰可辨。
万里长征路,他没有少走一步
长征途中,王道金先后3次负伤。他说:“这些我都挺过来了,没有拖部队的后腿。万里长征路,我没有少走一步。”长征确实很苦,这一点老人毫不避讳。“最苦的就是过草地了,8天的行程,带的干粮根本不够吃。肚子饿了,就挖草根吃。那是一种茅草,扯出来后根上有一截白色的部分,我们吃的就是那个……”
王道金说:“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战斗要数湘江战役,激战7天7夜,红军8万多人只剩下3万多。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三军团四师十一团伤亡400多人,我所在的连100多人,只剩下30多人;我们排30多人,最后只剩下10来个人……”王老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红军与敌军苦战7昼夜,终于突破了国民党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保卫中央机关安全渡过了湘江。”
1935年1月,红军进驻遵义。红三军团的一个排改为警卫连,王道金任连长,驻守遵义县南白镇,负责监视贵阳、鸭溪的来犯之敌,守护红三军团没收委员会及其物资,以保卫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战士们听说遵义是长征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大城市,都想到城里看看。期间,王道金曾带领几名战士到遵义参观,战士们都觉得这个城市真大、真繁华,街道两旁卖什么的都有。王道金随口戏说道:“等革命胜利后,我就来这里工作吧!”孰料这一戏言,却梦想成真。36年后的1971年8月,王道金接到上级调令,到遵义担任领导工作,一直到离休。“这或许就是一种缘分吧。”王老满怀深情地说。
解放隆化,他荣立大功
1948年5月,王道金参与了著名的隆化战斗。
据王老介绍,1948年5月16日,四野十一纵进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