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六味地黄丸治疗肾病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尿MALB增高的病人,收集24h尿测定3次,每次间隔2~3周,对3次中有2次尿MALB达3O~300mg/24hl~患者,在排除其他引起蛋白尿增加的因素,如肾脏病、泌尿系感染、心衰、肿瘤和剧烈运动等,即作为入选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六味地黄丸(君山富硒)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各组的年龄、性别、病程、基础代谢率(BMI)、血清尿
素氮(BUN)、肌酐(CR)、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临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性>)。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低优质蛋白饮食,均已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尚满意。对于高血压的控制,2组患者均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B)降压治疗。实验过程中2组均无使用明显影响肾功能药物。六味地黄丸(君山富硒)治疗组,服用六味地黄丸(君山富硒),每次15粒,每天3次,连服6个月。
疗效判定
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3d行尿微量白蛋(MALB)、肾功能(BUN Cr)检测,以尿微量白蛋白转阴率为主要疗效标准,以 MALB<:30mg/24h:~为阴性,MALB>30mg/24h定为阳性,肾功能变化情况作为次
要疗效指标。
2 结果
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阴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阴率达53。3%,对照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1o,治疗组尿微量白蛋~( MALB)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尿微量自蛋白(MALB)水平变化比较显示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 6rag/24h,%,对照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4mg/24h,%l2组
尿微量白蛋白(MALB)降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肾功能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BUN由()MMOL/L降至
(-)MMOL/L,Cr由(97。)MMOL/L降至()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后BUN由(±)MMOL/L变化为()MMOL/L,Cr由(±)MMOL/L变至( 4-)MMOL/L,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尸>)。治疗组与对照组肾功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肝肾功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肾小球合并肾小管的病变,是糖尿病(DM)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早期存在可逆性,如果能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肾脏损伤可望恢复ODN的处理在控制血糖、血压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逆转
DN早期肾损害,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通常,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钡4定值正常时并不能排除肾脏的受损,蛋白尿不仅是DN的临床表现,也是促进肾功能恶化的标志,控制蛋白尿是延缓DNI荭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尿常规蛋白测定结果为阳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