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内养功的练习方法及治疗作用.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养功的练习方法及治疗作用.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养功的练习方法及治疗作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养功的练****方法及治疗作用
内养功是以吐纳为主的静功功法。于明末清初时流传于民间,新中国成立后经挖掘、整理并推广,应用于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数十年来经临床检验,证实内养功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它多种慢性疾病疗效显著,是一种简便高效、不易出偏的优秀医疗气功功法。
内养功在操作上强调呼吸停顿、默念字句、舌体起落、气沉丹田;侧重呼吸锻炼与意守的配合,具有使大脑静、脏腑动的特点****练内养功通过特定的姿势、呼吸和意念的操作,实现形体舒适、呼吸调和、意念恬静,从而起到静心守神、培补元气、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协调脏腑等作用。
一、功法
(一)姿势
包括侧卧式、仰卧式、坐式和壮式四种。
⒈侧卧式
左右均可,一般采用右侧卧。以右侧卧为例,侧身卧于床上,头微前俯,腰背稍弯,呈含胸拔背之势,右上肢自然弯曲,掌心向上,五指舒展,置于枕上耳前,距头部约2寸,左上肢自然伸直,掌心向下,五指放松,放于同侧髋部,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膝关节屈曲为120°,左膝轻放于右下肢膝部,双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若为左侧卧,四肢体位与上相反。
操作提示:侧卧式一般取右侧卧位,也可根据个人****惯而选择。但胃张力低下,蠕动力较弱及排空迟缓者宜取右侧卧位,而胃粘膜脱垂患者则宜选左侧卧位。
⒉仰卧式
全身仰卧于床,口眼轻闭,头微前俯,躯干正直,枕头高低适宜,两臂自然伸直,掌心向内,十指舒展,置于身体两侧,两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
操作提示:卧式要求枕头高低合适,确保头颈左右不倚,舒适平稳。⒊坐式
端坐在方凳或椅子上,躯体端然,头部正直,略微前俯,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掌心向下,十指舒展,轻放于大腿中三分之一处,腰部自然伸直,腹部宜松,臂部平稳地坐在凳子的前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两脚平分,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口眼轻闭。
操作提示:坐式要求髋关节、膝关节均屈曲成90°,坐椅高低不适时,可在臀下垫毛毯或在脚下放踏板调节,以确保姿势正确,躯体放松,经络通畅。平坐式是坐式中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姿势。初学者一般取坐式,年老体弱患者宜选侧卧式。
⒋壮式
壮式的具体要求和仰卧式基本相同。唯需将枕头垫高8寸许,肩背呈坡形垫实,不可悬空,两脚并拢,上肢自然伸直,掌心向内,紧贴于大腿两侧,余者同仰卧式。
(二)呼吸法
内养功的呼吸法较为复杂,要求呼吸停顿、舌动、默念字句、腹式呼吸4种动作互相配合。常用的呼吸法有吸-停-呼、吸-呼-停、吸-停-吸-呼3种。
⒈第一种呼吸法(吸-停-呼)
口眼轻闭,用鼻呼吸,先行吸气,吸气时舌尖轻抵上腭,同时以意领气下达小腹,腹部鼓起,吸气后不行呼气,停顿片刻再将气徐徐呼出,呼气时舌随之下落,同时收腹。配合念字,以“自己静”为例,吸气时默念“自”字,停顿时默念“己”字,呼气时默念“静”字。如此反复练****20~40分钟。为便于理解和记忆,列表如下:
操作提示:吸气、呼气之间的停顿,应逐渐由短到长,切不可勉强拉长,如应用不当,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憋气、胸痛、腹胀、头昏等。内养功的第一种呼吸法有助阳袪寒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虚弱者****练。⒉第二种呼吸法(吸-呼-停)
以鼻呼吸,或口鼻并用,鼻吸口呼。先行吸气,以意领气下达小腹,腹部鼓起,随后缓缓呼气,小腹回缩,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