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农村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办法.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5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办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办法
孕产妇系统保健是指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为止,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的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它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
农村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应以提高产科质量为中心,筛选高危孕妇为重点,实行分级分工管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逐步扩大管理范围,提高保健质量。在已普及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地方,可逐步开展围产保健工作的试点。
一、孕产期保健内容
(一)早孕保健
“三早”: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
,填写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册)。
,包括避免接触各种有害有毒物质。
4. 对有异常症状或发现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及时诊查、指导或转送上一级医疗保健单位诊治,并列入高危孕妇管理范围,重点监护。
(二)产前保健

初查:孕3个月(孕12周)前1次。
复查:孕5一6个月(孕20周一24周)1次。凡可能分娩出生缺陷
儿者,均应在24周前,尽早明确诊断,及早终止妊娠。孕7一9个月(孕28一36周)每月1次。孕9个月(孕36周)后每10夭左右一次。
(孕妇产前检查次数一般不应少于5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复查次数。)

(1)初查内容(孕12周内)
①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史、孕产史、家族史、遗传史等,并推算预产期。②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身长、体重、血压、妇科检查。
③常规化验:尿常规、血色素、必要时作尿糖、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能等。④逐项填写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册),列入系统保健管理范围。
⑤筛查高危妊娠,进行高危评分。
(2)复查内容:
孕5一6个月(孕20一24周)
①询问孕妇健康状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
②产科常规检查:血压、体重、胎心、宫高、腹围、浮肿、初产妇或有难产史者需进行骨盆外测量。逐步推广使用妊娠图。
③指导孕期卫生和营养。
④根据需要复查血色素、尿蛋白。
孕7个月(孕28周)后:
①产科常规检查: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儿率、胎方位、注意有无浮肿。②必要时复查尿蛋白、血色素、肝功能、血型和超声波检查。
③指导孕期卫生、营养、自我监护方法和作好母乳喂养的准备。
④预测分娩方式、决定分娩地点S
(三)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
:
凡早孕初查或产前检查时应注意筛查高危妊娠因素,根据农村高危妊娠管理程序,按高危评分标准,判断其对母婴健康的危害程度。
凡筛查出来的高危孕妇应进行专案管理。

(1)对高危孕妇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卡(册)上,作特殊标记,定期随访、追访。
(2)按高危妊娠的程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轻度高危妊娠由乡卫生院负责定期检查、观察和处理,重度高危妊娠者由县或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负责诊治。病情缓解后可返回,由乡卫生院负责定期随访。
(3)凡高危孕妇均应住院分娩,并尽可能动员在县或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待产分娩。
(4)凡属妊娠禁忌症者,应送县及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确诊,并尽早动员中止妊娠。
(5)县及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应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护手段,开设高危孕妇门诊,确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儿有利的分娩方式,决定计划或适时分娩,确保母儿平安。
(6)高危孕妇的产后访视由乡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负责实施。
(四)产时保健:
(1)有条件的应提倡和宣传住院分娩。
(2)家庭分娩要严格执行接生常规,认真观察产程,正确处理分娩,提高产科质量,防止产时并发症。
(3)重点抓好“五防”、“一加强”。
①防滞产:严密观察产程,推广使用产程图。
②防感染:严格产房和接生器械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③防产伤:严格执行各产程处理常规,正确助产,正确处理难产。
④防出血:认真处理各产程,切实做好产后的出血防治工作。
⑤防窒息:严密观察胎心,预防胎儿窘迫,注意清理新生儿呼吸道,处理妹第一次呼吸,加强新生儿护理及保暖工作。
一加强:加强高危孕妇的产时监护和产程处理。
(五)新生儿保健
,评分7分及以下者重点监护。
,注意新生儿保暖,防止新生儿窒息。
,正常新生儿产后即可抱奶,母婴同室、同床者应进行指导,防止意外。
、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高危儿应重点护理,必要时可请儿科医师诊治。
,指导科学育儿。
(六)产褥期保健和产后访视
:
重视产褥期保健,严格执行产褥期护理常规,防止产褥期感染。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