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呼吸系统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发热(≥℃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咽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注]: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普通感冒:主要是鼻病毒引起,与着凉、季节有关,卡他症状为主,很少持续发烧, 流感:流感病毒引起,可累及全呼吸道。
2、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有咳嗽、咳黏痰,肺部出现湿罗音;
发热、WBC↑和(或)中性粒细胞↑;
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病原学诊断:痰培养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病原体。
血培养或胸腔积液分离到病原体
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注]:1、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继发急性感染,稳定期必须在半月以上,X线胸片或病
原体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方属于医院感染。复发复燃均不属于医院感染
2、胸部肿瘤接受放疗的患者发生的放射型肺炎,不属于医院感染
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累及呼吸系统,不属于医院感染。但经激素等治疗控制后再出
现肺炎表现,应列为医院感染
4、病人同时有上、下呼吸道感染,仅报告下呼吸道感染
3、胸膜腔感染
诊断:发热、胸痛
胸水呈脓性或带臭味;WBC≥1000×106/L
胸水细菌培养阳性或涂片见到细菌。
说明:邻近部位感染自然扩散而来的胸膜腔感染,如肺炎、支气管胸膜瘘、肝脓肿等并发的胸膜腔感染,不属医院感染。结核性胸膜炎并发结核性脓胸不属医院感染。
心血管系统感染
1、侵犯心脏瓣膜(包括人工瓣膜)的心内膜炎
临床诊断:有发热、新出现心脏杂音或杂音发生变化、栓塞性改变、皮肤异常表现(如瘀斑、
出血、疼痛性皮下肿块)、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脏传导异常。
发现心脏赘生物
病原学诊断:心脏瓣膜或赘生物培养出病原体;或两次或多次血培养阳性或心瓣膜革兰氏染色发现病原菌
2、心肌炎或心包炎
临床诊断:发热、胸痛、奇脉、心脏扩大;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ECG改变;影像学发现心包渗出或组织学证实
病原学诊断:心包积液或组织培养出病原菌;或血清抗体阳性(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并排除其它部位感染
血液系统感染
1、血管相关性感染
临床诊断: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漫性红斑;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漫性红斑;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后,发热>38℃,局部有压痛
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细菌数≥15cfu/平板
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数≥100cfu/ml;或细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
血培养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2、败血症
临床诊断:发热>38℃或低T<36℃,可伴寒战BP (<90mmHg)或较原收缩压下降>40mmHg; 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病原学诊断:血培养阳性或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
[注]:入院时经血培养证实的败血症,入院后培养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属另一次医院感染败血症。
3、输血相关感染
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庚型等)、AID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