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和孩子共同成长.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和孩子共同成长.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6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和孩子共同成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和孩子共同成长
第八章:与孩子共同成长
1、怎样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与孩子相处的关键之处。
《成长的烦恼》这是一部美国家庭教育类电视剧。主人公是永远充满活力的杰生夫妇及三个孩子,女儿卡萝尔,大儿子迈克,小儿子肯。
杰生夫妇是一对民主的夫妇,他们从来没有在孩子们面前摆过家长的架子。相反,他们把三个孩子当成是自己的朋友,总是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三个孩子。
女儿卡萝尔聪明好学,是杰生夫妇的骄傲。在卡萝尔可以跳级升学时,杰生夫妇没有盲目高兴,也没有胡乱指挥,他们像朋友一样与卡萝尔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引导女儿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大儿子迈克是一个顽皮捣蛋的人,他经常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杰生夫妇操尽了心,但是,杰生夫妇并没有斥责、打骂过迈克。他们总是坚持给迈克机会,鼓励迈克自己去做决定。
对于年幼的小儿子肯,杰生夫妇同样给予平等的态度,他们并不认为肯年幼而应该管制。在家里,肯是一个机灵鬼,他经常会想出一些古怪的主意,但是,杰生夫妇总是平等地与肯讨论问题,鼓励肯独立做事。
杰生夫妇认为,孩子应该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并受到欢迎的人,因此,他们从小就把孩子当作朋友一样平等来看待。他们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他们用真诚、宽容和幽默来消除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烦恼,给家庭带来了欢乐。
做朋友要有做朋友的态度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难就难在中国的父母缺乏美国父母那种平常、宽容的心态。
2005年,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和《中国妇女》杂志联合进行了一个“你对孩子了解多少”的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11岁至17岁孩子的妈妈,共回收有效问卷1021份。调查结果显示:
%的妈妈不清楚孩子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的妈妈“常常忽略”和无法及时觉察孩子情绪上的变化;
在发现孩子有不良情绪时,%的妈妈会“先劝慰,没效果就责骂”,%的妈妈的做法是“随他(她)去”,%的妈妈则会“直接责骂”;
%的妈妈会“想办法了解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并帮助孩子面对和解决它”。由此可见,父母们缺乏对孩子心理的关心。
其实,最好的沟通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让孩子主动向父母诉说心中的想法。当孩子有内心矛盾需要选择时,当孩子有困难需要解决时,当孩子有痛苦需要人来安慰时,当孩子有快乐需要人分享时,第一个就会想到父母,这才是亲子沟通的最佳状况。
那么,对于父母来说,怎样才能成为值得孩子信任的知心朋友呢?
朋友总是平等友爱的,一起玩耍的。父母不要刻意把自己当父母,应该主动加入孩子的游戏及活动中,与孩子一起玩耍,一起经历活动,这种从游戏、活动中产生的情感是平等的,是共享的。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孩子往往把父母当成玩伴,不知不觉就以朋友相待。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还要学会引导孩子说话,不会引导的父母,往往听不到孩子真正想要说明的问题。
请看下面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了,妈妈对孩子说:“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孩子回答。
“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些什么?”妈妈问。
“没做什么。”孩子回答。
“什么都没做?那你去幼儿园干什么去了?”妈妈有点生气。
“我都忘记做什么了。”说完,孩子回自己房间去了。
案例二: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了,妈妈高兴地迎了上去。
“宝贝回来了,让妈妈看看!今天一定玩得很快乐是不是?”妈妈仔细端详着孩子。“对呀!我和明明一起搭积木,我们搭了一列小火车,还把一些玩具放进火车的车厢里呢,可好玩了……”
“嗯,听起来真的很好玩,可惜我没有玩到。”妈妈说。
“没关系!下次我和你一块玩啊。”孩子高兴地说。
都是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妈妈的动机同样是想要了解孩子今天过得好不好、做了些什么事、玩得快乐不快乐,但是结果却相去甚远。这就是因为父母引导孩子说话时的技巧不一样。
让孩子了解父母,父母更要了解孩子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一件这样的事:
有一次,这位老师给孩子们出了个命题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妈妈)》,他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父母的特点描写出来。
结果,作文收上来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描写得都不太详细,乍一看,似乎每个学生的父母都是差不多的。
更有甚者,有一个叫王斌的学生只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不了解我的父母。”老师问王斌:“难道你对你的父母一点都不了解?
王斌说:“是的,爸爸妈妈整天忙于自己的生意,他们根本不管我。他们只知道给我钱,叫我好好读书,平常基本上也不跟我说其他的。”
这让老师一阵心寒。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是最需要与父母沟通的,他